起陆_第三十七章 二姐之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二姐之问 (第1/2页)

    不知不觉,来到大明已经两年多了,去年年底,朱诚盘算一下自己的资产,粮食有一百五十多石,够大家吃一年半,铜钱七十多贯,而今加上堃三新进的三亩二分水田,总共就有八亩二分水田了,小地主不是,但富农应该是算一个吧,特别是在湘乡这种小地方。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再增加堃三和朱二姐,也是可以养活,而且每个人都会创造价值。

    朱二姐虽然在家里有好吃懒做的坏名声,主要是不干农活,不干重活,还眼高于顶,但也不可能没有优点吧。

    有句话叫“女子无才便是德”,李清照都被人诟病,何况湘乡这种乡下地方,在乡下哪有女孩子读书识字的,除非你是大家闺秀,至少要是地主或商人的女儿吧,或者家里有读书人,至于农民的丫头会识字,那几乎是凤毛麟角,农家的女儿,勤快,会做农活,会做纺织,就是好样的,其他都是浮云。

    偏偏朱二姐就是这个特殊的存在,虽然是农民的女儿,却是机缘巧合在亲戚解安那里旁听了几年功课,然后又经过自己的自学和不懈偷懒,终于混成了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任何事情不愿干,不会干的懒鬼,只要是家里有重活,累活,出去要晒太阳的农活,她都能找个理由不去做,你打她,她不反抗,骂她,她也不吭声,每天就是躲在家里不出去,每天都是沉默寡言,拿着几本书,翻来覆去,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据后面朱诚了解,朱二姐为什么离家出走,跑到这边来,原因竟不是很多人(包括朱诚)所想的,不是来混吃混喝,不是躲避母亲催婚嫁人,也不是逃避家里无休止的农活,邻居无休止的非议。

    朱二姐的思想境界没有这么低俗。

    她是来寻找桃花源的,寻找一个男女平等的新世界。

    好熟悉的话语,朱诚最怕女的说“男女平等”了,果然熟悉的人,熟悉的强调,领先世界几百年。

    话说朱案过年回家休假,带了大大小小,各种起陆制造土特产回家,还带回了三百六十文钱,可是把她娘乐坏了,一个才十一岁的小子,在外面打拼一年,单单瘦瘦出去,结结实实回来,脸上不再皮包骨,脸颊都是rou,眼神也不是之前的黯淡无光和麻木,神情间充满自信和光芒,与之前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对比,看来在外面没有吃什么苦,还有这么多东西带回家里,这很得东家照顾,真是有出息了。

    与同龄的伙伴相比,朱案确实是争气了,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反馈家里了,不像某个赔钱货。

    朱二姐看到弟弟在外面过得好,心里也是很替弟弟高兴,只是弟弟后面的牛越吹越大,她就很不满,想要戳破他的牛皮。

    朱案小孩子心性,喜欢在家人面前炫耀自己在外面过得多好多好,也可能是让家人安心,为了让家人吃饭时多夹点rou,多吃点好菜,就说自己rou都吃厌了,经常吃(确实在吹牛),这个朱二姐还可以理解,可以忍着不揭破,到后面,他竟然说自己已经是个读书人,还跟着东家学过四书五经(这毛病是向钟南学的),朱二姐这里就不能忍了。

    于是,朱案当面就被朱二姐镇压了,那你这个“读书人”就背几句四书五经让娘和jiejie听听。

    朱案这就抓瞎了,他只是偶尔听朱诚念叨过,哪里会背?朱诚从七月开始立志读书,经过努力,七月读完《大学》,《中庸》,八月读完《论语》,九月读完《孟子》,十月看《诗经》,《尚书》,十一月读《礼记》,十二月钻研《周易》,每本书都只是囫囵吞枣,过一遍而已,像《诗经》,《尚书》里面很多生僻字,都不认识,只能读半边字,乱读,至于四书五经里面有很多句子的意思,典故,根本就看不懂,太微言大义,太晦涩难懂了,没有老师专门的,有系统的传道受业解惑,朱诚根本就看不懂,所以朱诚不可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根本就不曾教过南山上任何一个人四书五经,只是经常念叨,想把它们记熟一点,看以后能不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好吧,朱案,虽然这里是说了一句谎话,被没有良心的二姐拆穿了。

    但是为了挽回面子,也是为了使母亲更骄傲,他就自豪的告诉母亲,我朱案会识字,算数了。

    朱二姐不相信弟弟的吹牛,从房里找出了金贵的笔墨纸砚出来,写了两个字要弟弟朱案认,只见上面两个大字“讀書”,朱案表示不认识,没有学过这么多笔画的字,老师没教,好一个甩锅能手。

    朱二姐也不急,既然你刚才还自称读书人,那就把“读书人”三个字写出来,看到没良心的二姐步步紧逼,朱案只能硬着头皮,绞尽脑汁努力回想,一会儿,还真被他默写出来了,看到朱案拿笔的姿势,手写的两个残体字“读书人”,而不是“讀書人”,朱二姐还是有点欣慰,至少有点进步,写对了一个,另外几个就算他自己做的记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