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玄武前奏(下) (第3/3页)
元璋吩咐下去,准备两千副铠甲、马甲,两百支燧发枪和相应子弹火药。
楚祯说道:“不必运太远,从库内取出就好,待会我去取。” 马皇后和朱标一起看来,不知他们要铠甲武器想做什么。 “你要怎么带回去?”朱元璋疑惑的问他。 “放心,有办法,而且不需要反复跑!” “你有一次运大量东西的办法?” “有!” “那你还要我拿着个手推车来运!” “哈哈。” 楚祯笑起来,“大明总不能一直靠我。” 他有储物纸条后,运送物资其实变得很简单。 但什么都运来了,大明朝以后要怎么办? 总不能一直用他送来的无缝钢管做枪支,也不能一直靠他送太阳能充电板来充电。 马皇后笑道:“楚真君本事了得,大明朝有真君的帮忙是天下百姓的福气,也是我朱家之福。” 贤后恭维,楚祯笑纳,但仍旧不改口,大明真不能靠他一人! 朱元璋说道:“你再送一些铠甲和枪管来,咱和标儿,还有老四一起打完辽东……再打下倭国,解决海寇,把那座你说的白银矿拿到手,咱也功成身退,让皇位给标儿坐!” “父皇……” 朱标想谦辞,但四弟刚好踏进殿内,且听到了最后一句话。 楚祯转头看去,见朱棣表情有些微妙。 “站那做什么?还不过来坐!” 朱元璋一转刚才语气,叱喝儿子道。 “你那么大脾气做什么?”马皇后嗔怪他,朝朱棣笑道:“楚真君来了,老四你也过来坐一坐,我跟你大哥听听你们在云南的战事。” 朱棣这才走过来,给父母行礼,再给楚祯和大哥行礼,坐到了单人沙发上。 “老四,我问你。” 朱元璋开口,朱棣立刻坐直了身体。 楚祯看着和小学生一样听课的燕王,忍不住直笑,有朱元璋在,会有明太宗,但绝不会有“明成祖”。 “你读过唐史没?新旧唐书,资治通鉴。” “……读过一些。” 面对父亲的问题,朱棣谨慎回答道,他隐约感受到了危机,后背开始发凉。 “好。” 朱元璋点头:“你读过唐史,那肯定知道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 刹那间,朱棣寒毛倒竖,心里活动剧烈,眼神飞快看了楚真君一下。 身为太子的朱标,也忍不住看向四弟。 “好端端的,你提……” 马皇后看到两个儿子的神情,本想说没事你说这些做什么,但很快想起来了,去到后世的不止是他,还有唐朝的秦王李世民,以及其他两个小姑娘。 “回话。” 一家之主的朱元璋发话。 朱棣回过神,再次谨慎的点头:“父皇,我知道玄武门!秦王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恭、程咬金及府中文臣等人,以八百兵谋反,于皇城北门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 楚祯知道,朱棣一系列话中,谋反二字最重要。 这是态度问题。 “李世民是李渊的第几子?” “第二。” “李建成是谁?” “是…太子!” “你是谁?” “我是燕王……老四!” “父亲!” 朱标插入二人对话中,笑道:“父亲非是李渊,唐朝天下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而大明的天下却是父亲打下来的!” “我知道。” 朱元璋看着朱棣。 马皇后说:“唐朝的事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你使唤老四在东西两边打仗,带兵几千里,还说他想谋反,就算是你儿子,心里也委屈!” 楚祯心里感慨,幸好有马皇后,否则这对父子是怎么也坐不下来谈。 “母亲,儿不敢,也没有委屈!” 朱棣恭敬说道:“父亲有开疆拓土之志,身为儿子岂能不拼全力为父效力?大哥坐镇京师,我带兵打仗,兄弟齐力,我大明才能四海太平!” 楚祯知道,只要朱标在,朱棣就算有野心,也不敢表露出来,双方所拥有的力量不是一个等级。 朱元璋看了他半晌,方才缓缓说道:“你领兵打仗,很像我。” 朱棣正想说因为我是您儿子,朱元璋又说道:“有楚真君的帮助,未来大明会打下偌大的疆土。” “但你要记住,你打下的国土并非你一人之功!” 朱元璋看着他。 楚祯也看向朱棣,老朱的意思很明白了,未来还是让他领兵打仗,但提前跟朱棣说明白,皇位不是他的。 “父亲,母亲,大哥。” 朱棣站起身,郑重行礼后,说道:“我会记牢在心里,时刻不敢忘!” 朱元璋点头,又看向朱标:“你也要记着老四的功劳,将来天下平定……等将来再说!” 楚祯看了一眼朱家几人,估计他们都听出来,朱元璋还未想好怎么给朱棣赏赐,如果朱棣打下和元朝一样大的国土,又领兵去倭国,功劳将会是前所未有的。 这对于朱棣来说似乎有些不公平。 但他是儿子,朱元璋是父亲,燕王这爵位是朱元璋给的,想有天下,岂有坐吃等死之理? 楚祯看向身为朱标朱棣父亲的朱元璋,突然有些理解李世民之前的犹豫。 即使是皇家,也有父子亲情,特别是对造反起家的李渊李世民、朱元璋朱棣,这两对父子而言。 但这种父子亲情,终究会在利益冲突中一点点耗尽。 直至,玄武门。 朱元璋亲眼看到了玄武门,故而叫了燕王朱棣过来,也把妻子,还有朱标也叫来。 再加上楚祯亲眼看着,朱元璋才与这两个儿子说了这些话。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