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8章 应天府参谋处 (第1/2页)
计策是沐英提出的,大军在正面,作渡河之势,另遣数千人从下游潜水渡江,绕二十多里地从元军背后攻击,趁元军大乱之际渡河。 计谋很简单,但实行起来却有一定难度,数千人如何潜渡不说,光是避开敌人哨探——也就是斥候,这里面就有许多门道。 “可以一试!” 朱棣对此策如此评价。 帐内众将也基本肯定这计谋,反对也是从如何实施的角度来提出,沐英都有考虑到。 “楚真君的意见呢?” 朱棣笑问刚回来的楚祯。 “我不会打仗。” 楚祯干脆利落的承认,朱棣和众人都笑了起来,傅友德笑说道:“楚真君乃神仙之流,自然不懂得我们这些俗人是怎么打仗的。” 帐内众将再笑。 “但我可以请一位会打仗的人来!” 楚祯笑起来,朱棣等人听了,纷纷起哄,让他快请来。 楚祯也没客气,召出时空史记,用春秋笔在上面写了一行字: “我在曲靖,正在帅帐内,朱棣、傅友德、沐英等已商议完毕如何渡河作战,陛下可要听一听?” 一边写,一边念,写到燕王名字的时候,众人连同朱棣就已经隐隐猜到,听到后面“陛下”二字,帐内众将齐刷刷的站起来。 连朱棣也没例外。 “哈哈哈!” 楚祯笑起来,“你们这是做什么?陛下没有在这里,我只是写信给他!” 众人这才擦了脑门的汗。 朱棣苦笑道:“我还以为楚真君真把父皇请来。” 他爹岂能不会打仗? 他父皇要是来了,定会巡视一遍军营,到时候,朱棣连喘气都不敢。 “各位都坐!” 楚祯笑道:“也不知你父皇有没有看到,得等一会。” 众人这才落座,晚饭也刚好送上,于是楚祯和他们就一边吃一边等。 楚祯估计不会等太久,之前他实验出了,在一个时空内,通讯纸条的信息是即时到达的。 千里之外,应天府。 忙了一日政事的朱元璋,在坤宁宫内吃了晚饭后,正与马皇后闲着看《三国演义》。 马皇后已看了三遍这部剧,但仍旧爱看。 当然,她最爱看的还是西游记,反复看了七八遍。 朱元璋对这部三国演义,却颇多意见: “打仗岂能不结阵?” “两军对垒,主将骑马跑出对决也就罢了,士兵挥舞着武器做什么?这时候但凡有支骑兵从侧翼,不对,从哪个方向冲杀出,都将他们一窝端了!” “两军靠得太近,一轮箭矢不知道能射杀多少人!” “……” 马皇后实在受不住耳边这些话,瞪眼看他:“你还看不看?不看就去华盖殿看你奏折去!” 她现在都不爱和这家伙看电视了。 后世演戏的,他还较起真来! 朱元璋嘿嘿一笑,说道:“里边的关云长和张飞都不错,咱也爱看。” “陛下!臣有事急报!” 这时,尚宝局的少监急匆匆来禀报,双手捧着一张发光的纸条,呈递上来:“就在方才,宝物纸条忽然发起光来,里头隐约有一些字迹浮现,陛下请看。” “是楚祯给咱写信了?快拿过来!” 朱元璋命身边太监将纸条拿来,展开一看,这纸条两面都浮现了字迹。 “楚真君到了曲靖?!” 马皇后也看到了字迹,“老四也在,他们明日要渡河作战?” 她早年近距离经历过几场战事,但在丈夫领军占据更多城池后,她所听到的就只是大战结束后的军情。 如今听到前方战事,倒是让她想起了以前。 “妹子且放心,老四和颍川侯、文英都是善战之将” 朱元璋先宽慰她,再命道:“取笔墨来!” 身边太监马上拿来御笔和砚台。 朱元璋拿着笔,略想了想,提笔在不再发光的纸条上写道:“我在应天府中,老四他们定下了何计策渡河?” 马皇后也无心看电视了,让宫女关掉,与丈夫一起等着看前方战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不一会后,纸条再次出现字迹,是楚真君帮忙写下了老四的话,把渡河计策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