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4章 北宋皇帝赵佶何在? (第1/3页)
赵佶最近睡得很不好。 宣德门前那一幕,至今让他铭刻在心! 仙官以白昼神光照亮宫门,行至门前,直呼让道君皇帝出来见他,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汴京城内有不少百姓都看到了白昼神光,一夜之间传遍,家家户户挂起了灯笼恭送楚仙官。 赵佶第二日才得知这事,狠狠训斥了梁师成等人,连忙下令宫内也挂上灯笼和各色灯具。 赵佶连续几晚都睡不安好。 总想着宣德门前,仙官为何叫他为道君皇帝? 仙官难道不知他在城门上? 还有那李家小娘子写的《楚仙官赋》,手持大宋史书…… “宋史!” 赵佶看着这篇文赋,对此处描写尤为在意。 怎么就有宋史了呢? 他赵家的大宋,如何就亡了?! 北朝契丹与大宋自檀渊之盟后,已百年未有战事。 西夏国小民弱,不足为惧。 更何况如今契丹自顾不暇,皇帝骄奢yin逸,整日打猎以致朝政废弛,边军被女真金国打得溃败,接连丢失国土。 大宋怎么就亡了?! “官家。” 李彦进来禀报,称苏州应奉局的朱勔有事奏报。 赵佶此刻正捧着自己书写的《楚仙官赋》反复思索,闻言,叱喝他道:“朕已下旨停了花石纲,他还来做什么?” 李彦慌忙把腰肢弯得更低,但想到自己才收了朱勔送的大礼,只得硬着头皮他说一句好话: “官家,花石纲是停了,可运进城内的那块奇石,如今已安置到了艮岳中,官家您下旨说不得奢靡浪费,如今这石头既已进城了,朱勔也是遵照陛下的旨意啊!” 赵佶听了,看着他半晌后,才叹道:“朱勔是朕的忠臣,让他进来吧。” 李彦心中一喜,忙退出去,召了朱勔进来。 “陛下!臣有罪!” 朱勔进入殿内,立刻下跪痛哭,双手捧着一张罗纹笺,在赵佶喊了他后,才跪着往前,将罗纹笺呈递上去。 赵佶拿起来看一眼,同样是《楚仙官赋》。 这篇李侍郎家女儿写的文赋,如今不但汴京城内人人传抄,造成洛阳纸贵,上等好纸全都卖光了,还传至外地,文人士子争相传阅。 抄写这篇文赋,仿佛就是在礼敬楚仙官! “起来吧。” 看到朱勔的这篇文章上的工整字迹,赵佶心情舒畅了不少,命他站起身。 朱勔再次谢罪,方才站起身,以袖拭泪道:“陛下,皆因臣的错,臣办事不利,才让李侍郎上奏弹劾于臣,致使陛下被楚仙官……陛下,臣有罪!” 楚仙官赋中并没有提到花石纲的事,是李格非奏折中提到。 赵佶虽心中不快,却也不敢问责李格非,只得勉励了朱勔几句。 “陛下!”朱勔心中大定,趁机说道:“卿云万态奇峰果然够奇,臣将其运进艮岳后,才发现其玄妙之处,周身竟如人的窍xue一般,相互连通,还能吞吐云气,妙不可言也!” “哦?” 赵佶又被说动了。 朱勔再讨好的笑道:“陛下这几日为楚仙官的事忧虑甚重,过两日又是楚仙官下凡之日,陛下何不去艮岳散一下心,艮岳乃人间仙境,说不定正是陛下修了艮岳,楚仙官才下凡来!” 一旁的李彦也劝说官家去艮岳游览一番。 于是,赵佶换了套衣服后,在诸多侍卫与太监护送下出宫,进了艮岳中。 宫苑已大致修成,以南北两山为主,群山环绕,大块砖石铺路,山上山下亭台楼阁数不胜数,只山岭一处景点的梅树就栽了上万棵! 其余乔木茂草,珍禽异兽,更是难以尽数! 宋徽宗龙颜大悦! 但又有些担心,矜持的问朱勔等人:“这么多的奇石林木从外地运回来,花费了多少人力?可有生出什么事来?朕听闻方腊反贼,是跟你征徭役扰民有关。” “陛下,臣实在冤枉!” 朱勔跟在赵佶身侧,指着旁边一块沟壑遍布的奇石,为自己辩解道: “只一块石头,又非是玉石,怎会花费过大?这一块芙蓉石不过花了两贯钱买来,从水路运,哪里用太多人?塞在运粮船中毫不起眼……只先前那块卿云万态奇峰大了些,臣足足花了一千多贯才将它运到汴京。” “一千多贯也不少了!” 赵佶训斥他道。 朱勔连忙赔笑:“只一块,多的臣也实在找不出。” 赵佶满意的点头。 “陛下,您请这边走,臣做主将它暂时安置在了北山脚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