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 报纸,出征 (第1/2页)
“老师!” 恭送圣上,太子,楚真君等人离开后,方孝孺对着宋濂行了一礼,迫不及待的问道: “对那位真君刚才讲的事情,弟子愚昧,不知该从何处辩驳,只觉得他所言荒诞不经,而陛下对他笃信太过!老师如何看?” 周围还未离开的大臣们纷纷看来。 他们被楚祯说的话惊讶到,但惊讶之后,又忍不住本能的质疑,天地宇宙是否真的如此? 大地运动造成地震? 月亮跟着地球跑,地球跟着太阳跑? 大地是圆的? 老臣宋濂,抚着胡须沉吟许久,没有立刻回答弟子所问。 国子监博士吴沉叹了口气,说道:“方才我欲要说话,驳斥他所说,提出质疑:若按他所说,两个重的东西相互吸引,那为何月亮没有从天上掉下来?地球为何又没有掉进太阳?” “正是如此,吴博士所言极是!” 方孝孺肯定的点头,他也想到了。 不少太学生都围在附近听,此刻听到这问题后,也纷纷交头接耳的议论。 月亮为什么没有从天上掉下来? 吴沉继续说:“只不过,这位真君在冬日时,的确拿出了荔枝,樱桃等新鲜果子,海外运回来的鸟粪也能让田地增收,加之听闻枪支火炮皆是出自他之手,故而我没有提出质疑,打算先与各位商议一番,再上奏辩驳!” 这是给楚真君面子。 一位翰林编修叹息道:“这位真君既有说不清的神通,又颇有一些旁门左道的才学,如今陛下,太子,燕王等,皆对他言听计从。若真是神仙还好,若是妖邪一类,怕是大明……” 四周臣子纷纷侧目。 众人看向了宋濂,他是诗文大家,又主修了元史,在大明朝臣中声望极高。 而这位以散文著称于世的名臣,却把目光看向了远处的一群太学生。 方孝孺,吴沉等人也看去。 只见那群太学生,在相互投掷着纸飞机,另有一群人,隔得远远的开始喊话,试图测出声音的速度。 每个太学生都讨论着刚才楚真君的话。 他们同样在质疑。 但却愿意尝试及学习新的学问。 “算出声音速度来,又有什么用?终究是旁门左道!” 有儒士不满道。 他的话有不少人赞同,若是让他们学数理化这些不知所谓的学问,还不如辞官归田! 众人又再次看向宋濂。 半晌。 宋濂才开口问他们:“你们是否也认为天人感应是错的?” 方孝孺吃了一惊,连忙说道:“老师,您说过,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莫不毕书之!” 天能降下灾祸,人能感应上天。 而如今,楚真君却彻底否认人与上天的关系,即便是皇帝,也不认为圣上是天子! “他自称未读过四书五经,岂敢妄论儒家?” 有人愤愤不平。 也有人谨慎的说,或许楚真君上到过月亮上,见到了嫦娥仙子,亲眼见过天狗食月。 宋濂听完了他们的话,终于再开口:“自楚真君出现后,陛下变了许多,若是以前,胡惟庸被抓进大牢后是脱不了身的,我等也要被牵连一二。 而如今,陛下提出大刀阔斧的变法,又缓慢的实行政策,赦免江南商人,停止引发宝钞。 诸多事情,皆或多或少与楚真君有关!”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他竟会如此称赞那位真君! 宋濂道:“我非是同意读书人花大精力学这些数理化,如今这些学问,除开一些地方,其余都用不着。即便陛下颁发诏令,天下读书人也不会认可,弃官归田者将会络绎不绝。” “老师的意思是,那位真君非是妖邪?”方孝孺说道。 “我正是此意。” 宋濂朝众人一拱手,”各位上奏时,还请勿要把楚真君与妖邪等同,否则就是我等在妄加猜测,反惹得陛下不喜。” 众人也只能答应下,各自回家写奏疏。 …… 乾清宫。 楚祯与大明皇室的一家四口坐着聊天。 聊一些关于大明未来的事。 朱标先给母后讲了楚祯在国子监的授课,让马皇后听得惊讶不已。 天相变化与人间灾祸无关。 岂不是许多祭祀天地的礼仪,都可以停下了? 楚祯回答不了马皇后的问题。 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天地只有皇帝能主持,是维持皇帝威严的重要手段。 尽管许多权臣谋朝篡位,根本不在乎这些。 朱元璋看向他:“说事情之前,咱想知道,皇帝到底能不能万岁万万岁?” 楚祯笑了。 他就知道朱元璋惦记着这个,不止皇帝,谁不想成仙成佛? 马皇后嗔怪看着丈夫说道:“你还真想万岁不成?” 朱元璋道:“我听楚真君的!他说能,我就试一试,要说不能,那就算了。” 马皇后这才满意点头,她可不愿看到丈夫晚年昏庸,去炼什么仙丹吃,引一大批道士和尚进宫里,乌烟瘴气。 楚祯笑了笑,说道:“我如果说有!” 这句话说出,四人不禁意动。 “你们肯定不惜一切代价成仙,如秦始皇那样。”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但如果我说没有,你们也不会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