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_第四十五章、帝国主义们之间的战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帝国主义们之间的战争 (第2/2页)

道,要么依托铁路线。

    毕竟现在的陆军重装部队,是装备了大量的重炮。需要大量的炮弹的。

    而且数量也极为庞大——这可是上百万大军的作战啊。

    需要的物质是天量。

    和以前古典时代的作战不同——虽然古代也经常有号称百万大军的时候,但那是虚称。

    事实上。

    一个拥有5万战兵的军政集团。

    在古代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庞然大物。

    放在中国,那都是有潜力一统天下的“潜力股”。

    而现在这个时代的战争。

    动辄是上百万的人员调动。

    如果没有铁路和航道。

    靠传统的运输方式,恐怕没有任何国家能支撑起这个时代的战争成本。

    因此。

    明军要拿下海伦娜城的目的根本就不用猜。

    他们要控制斯内克河和密苏里河之间的区域,修建一条两三百公里长的铁路,如此一来,大明帝国的力量就能顺着河流航道和铁路进入密苏里河流域,沿着密苏里河展开。

    约翰.斯塔克早就知道。

    明军正规军绝对是不好对付的——尤其是来的明军北美战区第一兵团的十万大军,全部都是老牌的正规军,而不是临时动员起来的动员兵!

    而现在在约翰.斯塔克手里的全部都是民兵。

    现在的美利坚合众国虽然建立了大陆军。

    但是民兵传统也没丢。

    整个美国的军事路线是分为两条线的。

    其一就是独立战争期间建立的“民兵路线”。

    约翰.斯塔克是在一个星期前才来到海伦娜城前线的。

    他来到的时候。

    明军的第一批部队已经开进了海伦娜城,在解除了海伦娜城华人侨民之围的同时,毫不客气的就开始驱赶城内的白人。

    而率领一个集团军五万余人赶来的约翰.斯塔克第一时间通过民兵系统,招募了二十万民兵填充到战线上。

    这些民兵的武器当然不能和正规军相比的。

    基于这个现实。

    约翰.斯塔克没敢直接指挥军队反扑海伦娜城。

    而是在城外挖掘战壕,拉起铁丝网,摆出了一副准备打防御战的姿态。

    不过大明秦王朱宜鑫并未给他太多的准备时间。

    随着重炮到位。

    第一时间就开始了连绵不断的炮击。

    猛烈的炮击让从未经历过这么“高火力密度战争”的约翰.斯塔克心里越来越没底。

    不顾幕僚们的阻拦,他亲自前往第一线,视察当面战况。

    在他的望远镜中,海伦娜城以西的山峦起伏着,而海伦娜城以东的密苏里河两侧,都是平趟的平原。

    在河上,大量的蒸汽拖船正在运送军队、物质!

    美国这个国家的交通太便利了。

    即使没有铁路。

    光是靠内核航运。

    都能支撑起非常庞大的运输量。

    在段段时间内。

    十万大军绵延不绝的开了进来。

    可以预见,这十万大军只是个开始。

    而且,他们抵达之后虽然立刻用重炮开始轰击美军的防御阵地。

    然而他们却并未立刻发起进攻。

    而是开始修筑防御工事!

    这也就意味着,后续的军队数量很惊人。

    对方是真的要从这里打进来,进攻密苏里河防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