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孙吴_第1252章 刘宋名将(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52章 刘宋名将(中) (第1/2页)

    八、孙处(死亡)

    孙处(359年—411年),字季高,会稽永兴人,东晋将领。

    1.东晋末年,孙恩起义,孙处随刘裕东征,平定京城建康,授任振武将军,封新夷县五等侯。

    广固城战役中,先登有功。

    2.义熙六年,卢循在广州起兵,占领豫章,直逼建康。

    刘裕遣孙处率三千人,从海上袭击卢循大本营番禺,当日即攻破番禺。

    此后,卢循率兵还袭广州,孙处与卢循交战二十余日,卢循败走,孙处率众追奔至郁林。

    3.义熙七年,孙处去世。

    朝廷追赠孙处为龙骧将军、南海太守,封侯官县侯,食邑千户。

    义熙九年,重赠为交州刺史。

    这一世,孙处最后参与章陵之战,兵败与沈攸之同归于尽。

    ………

    九、胡藩(死亡)

    胡藩(372年~433年),字道序,祖籍江苏宿迁县人,后迁豫章。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开国功臣、名将,散骑常侍胡随之孙,治书侍御史胡仲任之子。

    为人重义气,性刚直,通武善射,足智多谋。

    初参郗恢、殷仲堪军事,转投桓玄。

    桓玄败亡后,刘裕知其忠义和富有才略,招降,遂投入刘裕麾下。

    1.后随刘裕南征北战,先后参与刘裕北伐南燕,南征卢循,征讨刘毅,征讨司马休之,北伐后秦的战役,屡立战功,参与了刘裕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活动,才略超群,被誉为“江右俊杰”。

    历任吾平县五等子、除正员郎、宁远将军、鄱阳太守、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参相国事。

    刘裕称帝后,进封阳山县男,食邑五百户。

    2.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迁建武将军、江夏内史。

    元嘉七年(430年),征为游击将军。

    后又出戍广陵,任广陵太守,晚年任太子左卫将军,封土豫章西,爱赣西新吴华林山水之胜,始就其地而居焉。

    元嘉十年(433年)卒,时年六十二,谥壮侯,《方舆经》载其葬洪州南十九里,《宋书》有传。

    这一世,胡藩参与襄阳大战,但却拥兵自重,企图夺取蜀军兵权,最后被刘封斩杀。

    ………

    十、蒯恩(死亡)

    蒯恩(生卒年不详),字道恩,兰陵郡承县人,东晋时期名将。

    1.一生战功赫赫,讨伐孙恩和卢循的叛军,曾经三次平定江陵,又攻灭西蜀,身经百战,为刘裕建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义熙十四年(418年),蒯恩到关中迎接桂阳公刘义真,却被胡夏军俘虏,最终在胡夏境内去世。

    这一世,蒯恩最后参与乌林之战,战败与张蚝同归于尽。

    ………

    十一、刘毅(刘磐)(在线)

    刘道规(370年~412年),字道则,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汉族。

    东晋末年名将,宋武帝刘裕异母弟。

    倜傥不群,胸怀大志,初为征虏中兵参军。

    1.桓玄之乱时,杀死青州刺史桓弘于广陵,响应刘裕起兵。

    随军收复建康,联合刘毅、何无忌一同消灭桓玄,攻杀荆州刺史桓振。

    迎复晋安帝,拜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封华容县公。

    2.镇守荆州七年,剿灭桓氏残余势力,击杀后秦将领苟林。

    协助刘裕平定卢循之乱,大破徐道覆,拜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