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获救 (第4/5页)
机会难得,这个人情你总该得还吧?嘿嘿!” 用鱼换药,想着法子搞鱼子吃,也只有张大夫才想到这主意。 也可想而知,张大夫对这银鱼馋到了什么地步? 唐掌柜也附和道:“就是,得狠狠宰他一次!上个月,我实在馋得忍不住了,倒贴了一只肥鸡,两斤卤牛rou还加上三斤上好的竹叶青,这才吃到他几条小鱼子!这买卖,亏死我了。” “什么,你这老唐,有鱼吃怎么不叫上我?你居然独吞了?不行,太可恶了!不行,得罚你,对,这个月的工钱扣一半,拿你一半的工钱买些酒菜,去白老弟那蹭他几条鱼吃吃。就这么定了。”张大夫瞪着眼珠道。 “我说张大夫,张老爷!不,张大爷!您可冤枉我了,那天你不是要去会会什么医友药友的嘛?我都跟你提起过了啊?”唐掌柜苦瓜着脸,大呼冤枉。 “哦,好像有这么一回事。”张大夫呵呵一笑,说道:“那下次去在帐上支一笔出来,买酒菜去,看老白舍不舍得弄那几条鱼刚给我们吃!” “那个说我不舍得啦?要是两位大驾光临,猪我也舍得宰罗!”白理连忙接过话,“不过我到没余量养猪。呵呵!” 众人一听,也呵呵大笑。 这三位老头子的“酒情”还不是一般的深。 看着三位小老头为了几条鱼,还像孩子似得争争吵吵个不停,一旁的冷梅忍俊不止。 她抬头看看天色,已到了黄昏。 孩子的病看了,药也抓了,既然张大夫说孩子只是得了风寒,没什么大碍,她也放下心来,于是他对张大夫和唐掌柜道:“呵呵,张大夫和唐大哥,放心好了,随时欢迎两位光临寒舍。至于鱼嘛,抓有一条就给你们蒸上一条,抓到一对就给您俩炸上一双,有多少就整多少给你们吃!可好?” “哈哈,这话我爱听!还是弟妹大气!会说话!”张大夫哈哈一笑,竖起大拇指,异常满意。 “两位大哥,你们看,天快黑了,我们也得赶回去了,山路不好走,若是太晚了就看不清路了。”冷梅道,“过两天,让白理给你们带些鱼来尝尝鲜!”
“弟妹,你们家离这太远了。黑灯瞎火的,万一摔到山沟沟里头怎么办,还带着个孩子呢?你们看今晚你们三位就在回春堂住一宿得了,明天一早再回去,可好?”张大夫说道。 白理冷梅面带迟疑。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自己和老头子一把年纪了,身子骨都不怎么硬朗了,更何况还带着个孩子。 “白老弟,你们受得了,孩子身上有病,受不了啊?万一路上再着凉了,就难办了。”张大夫劝导道。 冷梅一听,赶紧对白理道:“老头子,就听张大夫的,明天一早再回去!” “也好,那就叨扰张老哥了。”白理想了想,也点头答应下来。 “哎?这什么话,叨什么扰?你也知道我这常备有好几个房间给来回不便的病人留宿的,我让伙计收拾两个,随便煎上碗汤药给孩子服用。”张大夫笑道。 白理冷梅更是千恩万谢。 …… 次日一早,白理夫妇也没有马上回家。 难得到镇子上一趟,说什么都得带点油盐酱醋回去。 于是老夫妇背着个病恹恹的孩子到了饭馆,买了两斤烧刀子,一只油鸡,半斤卤牛rou,又到杂货店买了几斤米,这才往回赶。 来镇上一次不容易,原本打算多买些东西,但考虑到老太太年纪大了,没多少力气,而白理又得背着个人,也就作罢了。 山路实在不好走,崎岖不平,绕着山伴着溪,夫妇俩从早走到了天黑。 时值月末,峨眉月露出朦胧的月牙,透着淡淡的光,照在漆黑的山路上,照在怪石上密林中,更显得怪影彤彤。 白理背着个孩子,手里还提着几斤米,冷梅挎着竹篮,提着灯笼。 夫妻俩一脚深一脚浅,缓缓沿着山路往回走。 借着淡淡的月光和手里的灯笼,摸爬了一宿,总算平安到了家。 夜已过半。 冷梅也顾不上疲惫,她进了厨房,生火,煎药。 一刻钟过后,一碗热气腾腾,浓黑的药汁灌进了这孩子的肚子里。 白理夫妻俩这才安然睡去。 忙活了一整天,躺下炕上的白理,不一会,鼾声大作。 第二天一早,冷梅早早起了床,熬粥,煎药,忙碌着。 白理也跟着起来,宰了这老母鸭,炖了一锅鸭汤。 灌药、喂汤,忙前忙后。 …… “父亲、父亲、父亲救我!父亲快来救我!……” “奶奶,奶奶,有坏人,坏人要抓我……” “是大伯,是大伯,大伯要害我……” “大伯,大伯别杀我!……” “啊!蛇,大蛇……” “父亲快来救我!有蛇,有蛇!” …… “咳!造孽啊!这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事啊?” “老头子,你看这孩子都吓成这样了。” “是啊!都两天两夜了,还没有醒来,说的这些梦话好吓人啊。” “是啊!老头,这孩子睡梦中都满脸的泪,真让人心疼!” …… 这孩子不分昼夜,每隔几个时辰就全身发抖,手脚抽搐,大惊大呼几声梦话,有时候还满脸泪水。 每次都是在冷梅的轻拍下才慢慢平息,再安静沉睡。 …… 在白理冷梅夫妇俩精心照料下,这孩子的病慢慢好转。 到了第三天下午,孩子的烧退下了不少,呼吸也顺畅了许多。 …… 不知过了多久,小琳子慢慢有了知觉。 这一觉,睡得好长啊。 醒来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手脚酸软,浑身乏力,脑袋昏昏沉沉着。 模糊中,怎么有一条湿暖的毛巾在给自己擦着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