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超高算力芯片,电动车腾飞的助推器 (第3/3页)
00元一颗,要不然怎么体现NS8155的高端感呢?”
“当然了,如果有客户的量上去了,适当的朝着1000元靠拢也是可以的,但是降价也不能降的那么快,至少要等到一年之后才考虑降价。” 曹阳这么一说,旁边的曾婷婷点了点头,补充了一句,道:“把价格定高一点确实是有好处。” “后面肯定还会有更加高端的芯片更新换代,如果前面的价格定的很低,后面价格上调很多的话,客户估计很难接受。” “再说了,把销售价格定的高一点,大家宣传的时候也是可以更好的体现NS8155高端感。” 虽然这样子会增加未来汽车的采购成本,但是对于高端车型来说,一两千元的采购成本差异,显然影响是很小的。 但是对于南山半导体来说,却是完全不一样了。 按照这个价格销售的话,它们很快就可以收回相关的投资成本,后面的压力就小很多了。 “没问题,那我就按照这个方向去安排!” 听了曹阳和曾婷婷的话,章京心中大喜。 这个结果比自己预想的要好很多啊。 他原本还担心曾婷婷会代表未来汽车压价呢。 毕竟按照目前的情况,一辆未来S9上面就会使用两颗NS8155。 这个成本差异还是有点可观的。 内部沟通完毕之后,南山半导体立马就正式对外的官宣自己推出了NS8155智能座舱芯片。 【NS8155超高算力芯片,电动车腾飞的助推器】 这个口号喊了出去,再把NS8155的一些基本参数给抛了出去,芯片行业立马就闹翻天了。 南山半导体这是不声不响的就往平静的湖里面扔了一颗原子弹啊。 “王静,你立马想办法收集一下南山半导体NS8155的更多情报,如果能够挖一些负责这个芯片设计的相关工程师就更好了。” “只要有人愿意来我们高通,年薪不是问题,别说是100万人民币了,就是100万美元都是可以的。” “我们甚至还可以帮他们解决绿卡的问题。” 作为高通的总裁,保罗显然是能够意识到NS8155的先进性的。 高通第一代数字座舱平台骁龙S602A系列从今年年初开始研究,如今已经交给三星去进行代工生产当中,明年就可以正式的推出市场。 这是高通从手机行业同步发展到汽车行业的第一个大动作,保罗是亲自盯着这个项目的发展。 但是现在却是发现自家开发的S602A在NS8155面前就是一坨屎,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这肯定不是保罗能够接受的结果啊。 什么时候高通的技术会被人拉开如此巨大的差距? 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啊。 哪怕是大家的芯片工艺有差距,一个14纳米,一个28纳米,但是正常来说芯片性能也不应该有那么大的差异啊。 所以保罗很想知道具体的情况。 芯片行业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制程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一年更新换代一次都是可以的。 特别是在智能手机行业,高通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 但是现在第一次进军汽车行业,就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南山半导体这一次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我们事前都没有听到任何的风声。” “甚至就是它们工厂的投产仪式搞得那么大,也没有对外透露这款芯片的情况。” “现在看来,它们应该是顺利的开始量产,并且进行了一些基本的测试之后,才正式的公布了这个消息。” “我们要打听一些情况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找到设计这款芯片的核心人员,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南山半导体给到工程师的薪酬,在华夏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许多微电子相关专业的人的第一选择都是进入南山半导体。” “不过我也可以去试一试,也许就有一些人是对前往美利坚工作很感兴趣的。” 王静可不敢轻易的把这个任务给揽下来,要不然到时候完不成的时候就麻烦了。 当然了,她肯定也不会把话给说死。 毕竟是能够决定自己位置的总裁打过来的电话,对权利要有必要的尊重。 “大胆的去试,只要是跟这个项目有关的人员,你把他们挖过来,最低限度都是可以薪酬翻一番,上不封顶!” 保罗也是难得的大气了一把。 高通从手机行业开始朝着汽车行业发展,这个大战略是保罗亲自制定的。 他比任何人都希望这个战略能够成功。 但是现在却是碰到了NS8155这只拦路虎。 按照现在这个情况,高通的产品没有任何的优势,肯定不会有客户选择。 而一款产品的客户少了,成本也是会无形之中提高了不少。 到时候很可能出现高通的S602A明明性能比NS8155差很多,但是成本却是反而更高的情况。 这种局面,自然不是保罗希望看到的。 “我尽量努力,不过我觉得也可以找一些企业去购买NS8155。” “借着购买的机会,看看能不能进一步的了解到更多的相关消息。” 王静提出来了一个看起来比较有效的方案。 那就只找托,或者也不是托,而是真的有需求的企业去找南山半导体购买NS8155。 虽然不确定王静的方案是否有很大的效果,但是实施起来的代价不是很大。 所以保罗很快就同意了。 当然了,同样的思路,其他竞争对手自然也都想到了。 大家各显神通,很快都获得了NS8155的样品和相关的一些更加具体的参数信息。 不过这些信息拿到手之后,各路企业的人反而压力大了。 这个差距有点大啊。 按照这个节奏,就算是再过两三年也不一定能立马追平。 但是指不定再过两三年南山半导体更加先进的芯片都已经大规模的生产了。 亦或是芯片工艺已经从14纳米升级到了7纳米了。 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