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76章 它们急了!掀起芯片竞赛 (第1/4页)
第866章它们急了!掀起芯片竞赛 南山半导体帝都工厂的投产仪式搞得规模那么大,当天晚上毫无疑问的登上了华夏台的新闻联播。 虽然这个事情没有冲上微博热搜前几名,但是在中关村在线等专业的媒体上面,绝对是占据了最热门新闻的位置。 整个华夏半导体产业的圈子里头,也都在讨论这个工厂投产的意义。 “王总,南山半导体这一次已经走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最前沿了。” “我觉得公司可以考虑跟南山半导体接触,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出售可以生产14纳米制程芯片的相关设备给到我们。” “只有这个样子,我们才能最快的突破技术门槛,追上主流的步伐。” 杨兵宁作为中芯的COO,这两年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中芯曾经是华夏半导体产业的老大,现在却是被南山半导体轻而易举的给超越了。 这事情肯定是很难接受的。 “相关部门现在不是把南山设备捧得那么高吗?” 曹阳心中快速的权衡着这个事情的利弊。 这个速度,基本上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里头,也算是比较快的了。 不过这种事情,潘金兴肯定不会直接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只是先邀请对方过来考察,然后自己立马就拉着章京一起去给曹阳进行汇报。 想清楚了这些,他很快就同意了杨兵宁的提议,让他亲自去跟南山设备那边沟通一番。 “它们现在连28纳米制程的芯片都还没有投产吧?” 但是这会对南山半导体的发展带来影响,需要评估一下影响度有多高。 “是的,按照我了解的信息,它们原本是明年上半年才正式的开始修建28纳米制程的芯片工厂,计划在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之间建成投产。” 从中芯成立以来,在华夏都是受到了万千宠爱般的待遇,各种政策都在扶持它们的发展。 南山设备的产品既然可以对外销售,那么中芯作为华夏企业去购买,直接买到最先进的设备,似乎也不过分吧? 反正按照曹阳在南山半导体帝都工厂投产仪式上的发言,它们已经在研究7纳米制程的芯片技术了。 到时候14纳米的技术就更加没有那么敏感了。 “我们自己的工厂要让良品率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水平,基本上都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按照曹阳的理解,中芯可能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把28纳米制程的芯片投入到量产之中。 “到时候厂房建设、设备安装什么,基本上就要去到2015年上半年才能投产了。” “中芯想要直接修建14纳米制程的芯片工厂?” “如果连28纳米制程的技术都没有掌握的话,我们就算是把设备卖给它们,估计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将良品率提升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水平吧?” 而杨兵宁的动作也是很快,当天下午就给潘金兴打了电话。 曹阳没想到中芯居然想要直接跳过28纳米,挑战14纳米,看来这一次是真的受到刺激了啊。 “这个事情不好说,我觉得试一试还是可以的。” 大家都是华夏企业,你南山设备开门做生意,没有理由不做中芯的生意啊。 “现在它们估计是想要直接把这个工厂变为14纳米制程的工厂吧。” 王安国的想法显然也是开始发生变化了。 杨兵宁想要反超南山半导体,根本就没有可能。 “如果它们不愿意对国内的厂家销售芯片生产设备的话,那就说不过去了吧?” 但是形势比人强,南山半导体不管是在设备掌控还是人才布局方面,都比中芯做的更加优秀。 杨兵宁这么一说,王安国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但是这些年,中芯的发展速度确实也谈不上多快。 不过,反超虽然不可能,但是也不能落后太多啊。 中芯作为国内第二的存在,章京肯定也是比较关注它们的动态的。 毕竟指不定什么时候老二就会开始威胁老大了。 特别是一个28纳米制程的芯片,就折腾了好几年都没有取得突破。 虽然它们的发展速度也不能说是不争气,毕竟起步不是很高,想要很快就追上国际同行,那是很困难的。 “中芯那边没有经验,一年内能够达到不错的良品率就算是很厉害了。” “它们就算是最近一个月可以确定下来设备订单,我们从开始生产到设备的交货,肯定也是要明年下半年了。” 卖设备对南山设备来说,肯定是好事,潘金兴那边不会有什么障碍。 只要保持这个节奏,中芯的影响力还是可以不断的提升,甚至取代台积电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 “这个时候,我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