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9做汽车巨头_第828章 划时代的合作谈判,开启全新纪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8章 划时代的合作谈判,开启全新纪元 (第3/4页)

   至于为什么对方找到启明星科技,而没有找到美利坚那边,显然就是成本问题了。

    不管是找谁发射卫星,在能满足发射要求的情况下,肯定是找便宜的。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也不怕启明星科技乱报价。

    因为启明星科技这边没有办法合作的话,他们还可以找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去合作。

    曹阳和赵思宇自然也都是清楚这个情况的。

    “是啊,欧洲航天局成立的目的就是跟北极熊和美利坚竞争,确保欧洲在航天事业上面不会落后于世界。”

    “星链的重要性大家都是知道的,欧洲航天局现在自己没有办法搞定星链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找我们合作,倒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案。”

    赵思宇的这个认识,基本上也算是看透了欧洲航天局的实际局面。

    “到时候可以带他们去现场参观一下启明星9号和MAX的生产线,大大方方的给他们展示一下我们的技术优势。”

    “当然了,报价方面虽然不能报的太夸张,但是也不要客气。”

    “发射一次的价格,怎么也不能低于3000万欧元。”

    “当然了,如果发射次数比较多的话,后面可以适当的进行降价。”

    一枚启明星9号的生产成本现在已经可以做到1个亿以内了。

    毕竟发动机那些东西已经开始规模化的生产,成本开始快速的下降。

    但是这是启明星的生产成本。

    按照太空探索技术那边的情况来看,一枚猎鹰9号改进型的生产成本,还是要去到6000万美元左右。

    这个价格是启明星9号的好几倍。

    虽然可重复利用之后,单次的成本可以降低到火箭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但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也不是做慈善的。

    它们对外报价的单次发射价格,曹阳觉得不会低于5000万美元。

    毕竟它们也是要挣钱的。

    再说了,就算是5000万美元一次的价格,也是比NASA的其他火箭发射成本要低一大截了。

    这个成本优势已经足够在市场上厮杀了。

    一味地把自己的最低成本报出去,并没有什么好处。

    既然是高科技行业,自然也要有高利润才行。

    “3000万欧元的一次的价格的话,会不会太高了一点?”

    赵思宇是知道启明星9号的生产成本的,按照现在的汇率,一次发射的价格就可以生产三枚火箭了。

    而可回收利用之后,单次的成本又更低。

    最终如果按照这个价格发射,那么启明星科技这边的利润可以去到900%,甚至更高。

    这绝对是暴利了啊!

    “我们报价,对方肯定是要砍价的嘛。”

    “只是合作几次的话,那就是3000万欧元的价格,但是如果能够合作十几次,甚至几十次、上百次的话,价格就不一样了。”

    “我们可以给一个阶梯价格,第1~5次是3000万欧元,以后每多5次就下降100万欧元。”

    “最终可以一直降低到2000万欧元,甚至发射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底线可以降低到1500万欧元。”

    钱要挣,生意也要做。

    多发射几次,其实也可以摊销启明星科技自己的星链成本。

    这种收益其实是双重的。

    所以欧洲宇航局这边送上门来合作,曹阳绝对是支持的。

    甚至他主动的提出要阶梯价格的方式来诱惑对方多发射几次。

    这样子就可以实现双赢了。

    “如果是这个方案的话,那么它们应该还是有可能接受的。”

    “当然了,最开始的报价可能就不能是3000万欧元了,我们得往高提一提。”

    “那样子才好留下一些降价的空间出来。”

    赵思宇听了曹阳的话之后,心中也有数了。

    这个合作一旦落地,也算是一个划时代的合作了。

    哪怕是双方只是先签署一个合作意向书,把未来的大饼画出来,外面的人知道之后,也会引起轩然大波。

    毕竟这可能是人类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的火箭发射合同了。

    而承担这个合同的,居然是华夏的一家民营企业。

    ……

    “韦尔纳,我已经跟对方的人联系过了,启明星那边的合作意愿应该也是比较高的。”

    “他们甚至同意我们去启明星9号和MAX的生产现场进行参观考察,并且会带着我们去实地参观一下启明星9号的发射工作。”

    “相当于我们可以从生产源头一直到火箭发射升空,全流程的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