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一箭144颗星 (第3/4页)
” “现在却又是上赶子去找启明星科技合作,它们这是图啥呢?” “启明星9号和MAX都是很先进不假,但是值得他们直接借鉴的东西恐怕不多吧?” 钱俊峰忍不住在一旁跟朱元明吐槽了起来。 没办法,实在是有点憋屈啊。 自己求而不得的东西,别人却是唾手可得。 凡事就怕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啊。 “他们重点强调了发动机技术和发动机控制技术。” “发动机技术方面,应该是北极熊的强项,它们的产品虽然有点粗糙,有点笨重,但是设计理念和性能却是一点都不差的。” “所以这方面的合作,应该是格罗京拿出来的条件。” “而他们想要换的应该就是启明星科技的发动机控制技术,这方面是北极熊比较薄弱的地方。” 朱元明现在还算是比较冷静,结合刚刚格罗京跟曹阳的对话,很快就得出了结论。 毕竟两家公司的情况,他都是比较了解的。 “发动机控制技术啊……” 听了朱元明的话,钱俊峰立马就快速的在脑中梳理了一下北极熊那边跟发动机控制相关的情况。 还别说,貌似过往北极熊的火箭发射失败的案例当中,有不少都是出在发动机控制技术方面。 要是它们能够大幅度的提升这方面的水平,那么北极熊的火箭技术就有望在老祖宗的基础上实现一个新的突破。 吃了二十多年的老本,要是没有一点突破的话,慢慢的就会被美利坚和华夏这边给甩开差距了。 这肯定不是北极熊希望看到的局面。 现在能够找到一个比较简单的提升的方式,联合火箭航天公司那边肯定不想错过。 “是的,我觉得北极熊的目的就是这个!” “当然了,如果我们不希望北极熊的火箭技术有太大的提高的话,从中作梗应该也是可以的。” 朱元明看着不远处的格罗京,谁也不知道他的心中在想什么。 “没有必要!” “北极熊的洲际弹道导弹技术已经是全球领先的,比我们的水平高了一大截。” “周边国家发展火箭技术,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它们在弹道导弹技术会有新的突破。” “北极熊那边没有这方面的顾虑,那么火箭技术就算是有提升,对我们的影响也是非常的有限的。” 钱俊峰倒是看得很透彻,知道要限制哪些国家的技术提升,也知道哪些限制是没有意义的。 “将来启明星那边要是真的可以获得北极熊的一些发动机技术的话,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考虑让我们公司跟启明星科技也展开深入的合作?” “大家一起去以最快的速度消化北极熊的发动机技术。” 朱元明想到了一个分享北极熊发动机技术的新思路。 航天科技别的水平先不说,复制模仿的技术水平绝对是非常厉害的。 所以拿到了全套的资料之后,快速的进行学习和模仿,这方面的事情航天科技还是比较擅长的。 而这个东西对于启明星来说,其实也是有意义的。 一方面,航天科技那边跟启明星科技的定位不同,大家并没有太过深的竞争关系。
华夏会放松对民营企业进军航空航天领域的门槛,就是希望有一部分民营企业在这方面能够做出一些成绩出来。 另外一方面,谁也不知道北极熊提供的资料是否可靠。 大家一起尽快的去验证,也是一个及时止损的方式。 万一到时候真的发现北极熊动了手脚,启明星这边也好及时的采取对策。 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之后,钱俊峰对于朱元明的提议自然是完全赞同的。 当然了,这个项目今天肯定是不适合交流太多。 等到联合火箭航天公司跟启明星科技那边有新的动静之后再出手不迟。 …… 启明星9号MAX的成功发射,创造了不少世界纪录。 一次性将144颗卫星送入轨道! 第一款可回收利用的重型火箭! 研发时间最短的重型火箭! 琼州发射场建成后进行的第一次火箭发射! …… 各种新纪录,让它的热度非常的高。 这个时候,火箭上面“星辰汽车”这四个大字的广告效果,就非常不错了。 只要转发了启明星9号MAX的相关图片,就能看到“星辰汽车”的广告语。 这种广告效果对人的刺激作用还是比较大的。 至少短期内就是如此。 作为羊城华强集团负责汽车经销业务的人,郭书富对此是体会最深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