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等来了及时雨 (第3/3页)
个,除了他们三个,就是对面的蔺总、夏总以及坐在他正对面的校长了。
原本这种场合以老严的职级恐怕也是不能够参与的,但他看上去丝毫不显忐忑,甚至神情当中还有几分骄傲,仿佛他现在代表的并不是政法大学的副教授,而是陆沉商业帝国里当之无愧法务总监。 “原本我们是想要给你一个惊喜,没想到反而是你先让我们感到了一丝意外。” 坐在陆沉正对面的校长先笑着开口,而在他身旁的两人则纷纷点了点头。 “但正应了那句话,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虽然乍一听觉得这件事情非常不可思议,但一想到说出这种话的那个人是你,竟然又让我们觉得非常的合乎情理。” 他并没有把话直接点破,但彼此双方显然都心知肚明,陆沉自然一秒就领会到了对方说的是奖学金的事,于是也丝毫不显骄矜地笑了笑,说: “田校长,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他特意用了“我们”这两个字,意思是407所崇尚的并不是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一个充满着凝聚力并且始终在竭智尽力的大集体。 “我们确实有不少校友在毕业后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导人物,他们也始终坚持着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回馈母校、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弟们茁壮成长,但你跟他们不一样。” 田校长顿了顿,继续说道: “因为你现在还只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 这个年代的“社会人”还并没有成为一个梗,指代的也只是在社会学中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 但作为一个从十年后“穿越”而来的人,陆沉仍旧觉得这个说法十分有趣,于是面带微笑地回应说: “那也是因为学校给予了我们创业起步阶段的最大红利,既然我们享受到了这种红利,就不能再以普通在校大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你确实很有野心,” 这已经不是陆沉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了,而上一次是在栖木咖啡店,坐在他正对面的则是和他初次见面的邱欣。 “但在这份野心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更大的责任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提前为你准备了这份‘惊喜’。” 坐在田校长旁边的蔺总再次提到了“惊喜”,饶是再迟钝的人,都能够捕捉到他话里的关键信息,就更别说向来以洞若观火著称的陆沉了。 他为学校准备了一份“奇迹”,而学校却也为他准备了一份“惊喜”,双方同样并未提前声明,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双向奔赴。 “既然能被蔺总称之为‘惊喜’,那这件事情对于我和我的团队而言必定非常有意义。” 陆沉并未表现出一丝一毫的讨好,但面上却也看不出一丝一毫的骄傲,坐在对面的蔺自成也因此对他好感更甚,于是也不再铺垫,而是直接了当地说: “识别APP的业务范围应该已经覆盖整座申城了吧。” “是的。” 由于对方表现得开门见山,所以陆沉回答得倒也十分果断。 既然他能够说出这句话,想必已经对识物有了充分的了解,何况这件事情本身就非常明显,即便不是像对方这样的商业精英,申城的许多老百姓目前也已经是心知肚明。 “我听徐书记说,你们早就国庆节就已经跟学校的快递驿站开展合作,如果我没猜错,你们目前的快递成本应该在3-5元吧。” 坐在对面的蔺自成继续说道。 从一开始将申城的零食特产搬到张弘磊运营的视频号上进行售卖,陆沉就已经把物流仓储的成本考虑了进来。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在一开始就通过着重于拿下一座创业基地,当时如果他不这么做,王勇江那边可能就真的会像他跟钱斌说的,在市中心重新租一间仓库了。 “我们的物流成本确实是在这个范围内,但随着识物APP的业务范围不断铺开,关于降本提效的手段我们也确实会摆到台面上来。” 陆沉同样十分坦然地回复道。 其实目前这个价格已经算不上太高,但随着快递数量越来越多,他们需要投入的成本也还是非常大的。 “那就十分凑巧了。” 蔺自成对他笑了笑: “我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把识物APP的物流成本控制在原先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