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沈耀明:有点意思 (第2/3页)
/br> “邹同学,喝点水吧。” 陆沉端起一杯洛神花茶递给了她。 邹嘉屿看上去有些尴尬,感觉自己又在无形之中被他看穿了。 可是既然陆沉这么聪明的话,以后晚宁的孩子应该也会很聪明的吧。 她默默地在心里想着。 为了不浪费这么好的基因,请一定要让他们多生几个! 生多多多多的! “那谭经理现在有什么想法。” 趁这一会儿的工夫,陆沉也已经把表格里的内容消化完了。 这些新鲜水果都是那天跟气泡水和果汁一起送过来的,但在数量上却跟那些饮料类的产品相差许多。 原因无他,如果想要达到邱欣为咖啡店设置的品质标准线,那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他们所采用的原材料必须要足够新鲜。 正因如此,供应链负责人在请他签字的时候就已经说过,每隔两到三天,他们就会进行一次冷链配送,从而对咖啡店的库存量进行补充。 只是依照如今的原材料消耗速度来计算,剩余的新鲜水果数量恐怕不足以让他们支撑那么久。 不过谭睿作为栖木咖啡店最资深的店长,在来跟他们汇报之前,自己应该也想了一些方法,来应对眼前这种情况。 “首先我要跟您认个错。” 谭睿的态度看上去十分诚恳: “事实证明,之前您的想法是对的……在原材料的储备上确实是我考虑欠妥,也太过于低估咱们的新产品了。” 他毫不掩饰抱歉地看着陆沉。 虽然当初接待供应链团队的是陆沉,也是他亲手在货品配送清单上签的字,但跟供应链团队的沟通却并不是由他来负责,而第一批原材料的储备量是多少,也不是由他出面定下来的。 这倒也并不奇怪,栖木咖啡店不是什么新兴的品牌,相反,它已经在申城屹立了好几年,所以在陆沉加入以前,在运营管理方面就已经有了很多的积淀。 正因如此,在这个品牌的标准体系里,每个人都有着十分明确的职能分工,虽然各个条线之间同样会非常紧密地合作,但各自却都有着各自的规范和行为准则。 就拿这件事情来说,与供应链团队的沟通以及原材料库存量的确定很明显都是谭睿作为店长的工作。 所以原本这件事情是不需要陆沉来插手的,毕竟这并不属于股东这种高层管理的职责。 但或许是出于和他私底下的交情,也或许是出于对于这名年轻股东的尊敬,谭睿事先还是在群里问过他跟沈晚宁。 陆沉当时也看了他给出的数字,并且建议他至少要将新鲜水果的库存量提高50%。 只是谭睿这个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谨慎,加上面对的又是全新且从未推出过的产品系,他固然相信自家股东跟大小姐的能力,但也还是存了一些保守和观望的心理。 所以到最后,他并没有完全按照陆沉的建议来做,不过还是相应地将新鲜水果的需求量提高了25%,算是取了一个平均数,将他跟陆沉的想法做了一个中和。 但以目前的状况来说,陆沉的判断显然没错,而他当初的迟疑,反倒是把团队带进了沟里。 “你的考虑也未必欠妥,只是我恰好赌对了罢了。” 陆沉十分平静地看着他。 他自然不会借着这种机会向谭睿兴师问罪,也不打算和他争个高低,毕竟这种事情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也并不能帮助门店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 其实站得越高的人就越能够理解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叫做“求同存异”。 因为每个人看到的是不同的问题,所以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也或者说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所以才能够看到不同的问题。 所以坦白来说,他其实也是可以理解谭睿的。 他一方面是在竭尽所能地控制门店的运营成本,一方面也是在尽量避免原材料的无端损耗。 从一名店长的角度来说,这种行为习惯不能算是不好。 “陆总不用这么说……这件事情的问题确实在我。” “既然发现了问题,那好好把它解决就是了。” 陆沉非但没有指责他的过错,反倒是回过头来安慰他,这也让谭睿对他的好感更加深了。 其实能够理解谭睿只是一方面,陆沉同样觉得,有些坑有必要让谭睿踩一遍,这样反倒能够让他日后在这些咖啡店的中层管理面前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因为只有当他们犯了错,才会去反思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我明明已经提醒过伱了,你为什么不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