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合作与新想法(祝大家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1/3页)
成年人失控是一瞬间的。 崇祯开头哭了后,孙承宗等人都跟着哭了起来。 无论是真情假意,还是趋炎附势的群体哭泣,群臣哭后,徐老等人不得不耐着性子安慰他们。 过了好一会,对方才回归正途,重新商谈国事。 经过情绪失控,大明文臣后续并没有出现太大错误。 他们用心观看对方给他们提供的各类项目。 这些项目对于没有远见的大明人来说非常离谱,但是可行性非常高。 比如要援建一条由京都通往海岸的道路,并且提供给他们物流船。 对方说若道路、铁路、海路三通,可大大增强大明的掌控力。 更可以帮助大明打开海洋贸易商路,迅速积累财富。 他们所要付出的,不过是一些石油跟矿脉归属权,还有后续大明的渔业资源开采权罢了。 协议价格将会以市场价采购并且签署合同,保证大明利益不会受损。 大明这边对系统非常信任,看到这些东西后非常放心。但有些东西他们拿不准。 海洋贸易大明文臣跟崇祯是知晓的,他们曾从宋东风提供的视频信息中,得知那些洋人就是通过海贸变强的。 大明讨厌洋人的殖民和贸易那一套。 他们骨子里被刻入过一句话——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洋人的殖民不被大明儒家士大夫所接受。寇可往,我亦可往也不符合当今的大明儒家价值观,但大明当前的环境决定他们需要钱粮支持变法。 大明内忧外患,无数问题亟需解决。 若接受帮助,他们虽然失去部分资源,但大明未来会获得无数好处。 “你们提供的援建计划非常令人心动,但大明有不少事情需要商讨。请给我们一些时间考虑。” “自然可以,我们信奉平等自愿、互利互惠的经商之路。” 下午五点半左右,孙承宗等人便回到他们的临时住所。 他们开始分析各类项目,还有资源兑换项目背后的目的。 对方的项目是很厚道,但他们感觉这些内部掺杂了某些东西。 对方可以用成本价提供给大明各类工业、农业设施,帮助大明建立石油、矿产、农业资源工业体系。 作为代价,大明需要用市场总价八五折的方式出售大明石油和矿产资源。 还好这些资源被严格限制。 后续对方跟大明合作开采其他矿场,对方需要以市场价格采购。 粮食方面,对方承诺帮助大明改善粮食危机,待粮食危机解除,他们从大明采购的粮食,以对方世界的国际粮价为锚点。 考虑到大明教育和医疗水平不足,很多工业设备无法启动。他们还会在大明培养产业工人,并从本地招募流民,提供就业岗位。 除了这些,大明也可以派遣学生,前往他们哪里留学,学习科学与工业知识。 对方提供的条件非常丰厚。 但徐光启感觉到了若是全部按照对方的来,前期会得到发展,但儒家的未来可能要出大事。 大明的未来也会被限制。 比如矿产,虽然对方要的矿产资源都在辽东地区,但不论崇祯还是孙传庭,他们都不舍得放手! 因为根据他们现阶段得到的资料,辽东的矿产资源极多。这些资源若是收为国有,将会丰润大明国库。 大明矿产资源是个老问题了。 因为矿产资源不是在大明官方手中,是被士绅掌握的,这也是大明皇帝为何让矿税太监去征税的原因。 矿产问题重,粮食问题也重。 大明天启年间统计人口5200万不到,但王朝末年,懂的都懂。 以顺治年间为例,1655年的顺治时期,大清人口约为1——1.1亿人。 从崇祯初年到顺治年间,一共30年,经历几十年饥荒和战乱,崇祯初期人口至少有1.5亿人。 这些人中,至少有8000万人急需粮食填饱肚子。 对方虽然说是帮助大明建立农业体系,但大明非常担心他们会用廉价粮食冲击大明市场,进而间接掌控大明粮价。 两者相差太多的科技水平让大明对异界即警惕又眼馋。 铁盐跟粮食是封建王朝的巩固剂,离开这些东西王朝必定动荡。大明人担心紧张是肯定的。 在孙承宗示意大家结束会议,又开了很久会议后,大明的文臣患得患失。 大明希望获得对方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