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章 (第2/3页)
防线,国军在胡家庄方向,又投入了一个174师。 胡家庄被打下来,国军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两个师的兵力投入,国军依然是下了血本。 173师517旅1033团和1034团,519旅1037团和1038团。 174师520旅1039团和1040团,522旅1043团和1044团。 六个团接近接近两万饶兵力,从胡家庄方向向日军阵地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而接下来的战斗,才是真正的残酷,日军为抵挡国军进攻,投入了一个旅团的兵力,日本鬼子不傻,基本已经看出来国军的目的。 在国军进攻胡家庄阵地时,日军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 对缺乏攻坚武器的国军而言,日军一个旅团组成的方向,简直就是铜墙铁壁,想要打下来,在夏远看来,几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从这里到日军阵地,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这样的进攻,无异于送死。” 夏远站在胡家庄边缘,开启夜视,向远处眺望。 一条蜿蜒曲折的泥土路向远处蔓延,土路两侧微微隆起的土坝,开阔的大平原,仅有零星几个村落作为掩护,这几本等同于杯水车薪,这几个村子存在的意义并不大,继续向日军阵地进攻,所要付出的牺牲是巨大的,残酷的。 173师贺师长和174师王师长看完日军撤退路线后,忧心忡忡,他们也意识到了接下来的进攻会非常困难。 夏远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 这已经不是困难的问题,而是送死的问题。 这开阔的冲积平原,最终会化为吞噬国军士兵生命的履带,日军的阵地更像是一个绞rou机,传送的履带会把国军士兵送到日军这一口巨大的绞rou机中,绞的粉碎。 在面对兵强马壮的日军第3师团,夏远认为,这场战斗不应该打。 但桂军同样是兵强马壮,他们刚刚抵达淞沪,还没有参与任何作战,几乎没有牺牲。 最关键的一点,他们从广西,坐火车,坐汽车,又步行,走了三个多月才抵达沪上,势必要在沪上和日军决一死战。 夏远的个人想法,无法改变桂军和日军血战到底的意志。 这更像是一种豪情。 夏远的瞳孔里,倒影着一个又一个桂军士兵,扛着枪,昂首挺胸的踏上继续向日军进攻的道路,这条队伍蜿蜒曲折向远处蔓延。 “明知道是死,还要去。” 在夏远看来,他们的结局是注定的,他们的指挥是愚蠢的。 可自己毕竟是站在了上帝视觉,知晓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他们的行为又是无比悲壮,又十分壮烈的,是光荣而又伟大。 从大场至蕰藻浜,桂军投入的六个师兵力,在一时间,被日军全部打残,整个开阔的河流平原,国军士兵的尸体一望无际,横在草原上,废墟间。 六个师。 十不存一。 即便是接下里的战斗,夏远火力全开,也无法改变这样的局面,双方的火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他已经撕开了日军前沿阵地的防御,奈何后方日军组成的火力网实在是凶猛,那道口子非但没有成为进攻的突破口,反而成为吞噬国军性命的利器。 日军似乎找到了对付夏远这样作战能力强悍士兵的方法,看似是撕开了一道口子,却不知晓,在这道口子里,日本鬼子的几挺重机枪早就已经等候多时。 夏远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在连续击毙日军士兵后,那道不明显的口子,也愈发明显。 起初他以为是自己射击导致的,直到国军士兵开始进攻,惨遭日军几挺重机枪扫射,方才发觉,这并不是自己撕开的口子,而是日本鬼子刻意为之的,以口子引诱国军的士兵向口子里钻,待钻进去的国军士兵越来越多,他们的重机枪齐齐开火,向国军士兵扫射。 “如若防线上的日军都这么做,桂军根本打不进去,这完全是日本饶阴谋。” 夏远只感觉到彻骨的寒冷。 日本鬼子的阴谋实在是太可怕了,完全是利用了桂军弟兄们想要迫切撕开日军阵地的心理作为诱饵,在随后的作战中,夏远愈发感觉日军的可怕,他们应对国军进攻的手段实在是太多了,各种可怕的战术和引诱,以及死亡陷阱。 反之国军的进攻,则完全是依靠着人海战术。 甚至没有任何战术可言,只给进攻士兵一个目标,任由他们连长带着他们向日军阵地冲锋,这种死亡式的冲锋,正中日军下怀。 没有战术,日军呃所有阴谋和方案都能发挥到最大。 投入的两个师,死亡在夏远眼前的士兵越来越多,哪怕他已经竭力提醒,但战场上的情况复杂,没人在意他的提醒。 此刻,他才意识到,日军第3师团,为什么能够在一时间内,把国军六个师给打玻 全方面的碾压,哪怕在来六个师,日军第3师团,依然能够做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