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武极宗的危机 (第1/2页)
79阅待李默一手触及其上,石门上的缝隙依次渗透着白光,而待白光覆盖到整个石门时,石门已经化为一扇光门, 李默一脚踏进去,便骤然來到一处巨大的洞窟中, 洞窟之内摆放着一排排的石架,石架之上整齐的摆放着各种匣盒之物,奇光流彩交错在一起,一时让人眼花缭乱, 这里,竟然是一个藏宝库, 李默回头一看,石壁上并无半点光门的痕迹,只是伸出指头轻轻一触,光线渗透,光门瞬间再现, 既然知道能够随时回去,李默倒也不急了,不紧不慢的穿过架子來到前方, 一眼扫去,洞窟庞大得沒有尽头,而十丈的一排排石架子就这样一直延伸下去, 李默來到架子前,一排排看过來, 各种灵宝、材料、灵丹、史册资料乃至武诀功法,这里都是应有尽有,全都是出自武极宗, 灵宝材料中,甚至有高达八等之物, 那每一件都是绝对的价值连城,无法用灵石來衡量的存在, 任何一件出土,都会引來玄门之间的战争, 这些更是李默在凡土绝对不曾收集过的至宝,对于极好敛宝的他而言,这简直就是一场惊喜的盛宴,忍不住一一拿出來把玩,啧叹个不停, 而在一个架子上,李默还现了一位武极宗宗主所留下的手记, 这一翻,这才明白过來始末, 正如石灵所言,这里是武极宗自获得千巢神石以來,所达到的最深处之地,取名为‘神源洞’, 当时,这位宗主考虑到宗派日后可能遭遇的兴衰,因此萌生了在这里建造一个备用宝库的念头, 于是,自此以后,但凡宗门高规格的宝物,都会送一份藏于此地,尤其是各种功法、资料,更是未曾遗漏一分, 而这里则是宗派最高的机密,唯有代代宗主口头相传,不为他人所知, 李默读到这里,不由兴叹一声, 这位宗主当真是煞费苦心,只可惜因为当年宗门内乱而让此地不为宗门幸存者所知, 而有了这个藏宝库,武极宗要想再度强盛,那绝对是指日可待, 同时,也幸亏神石内部的稳定,否则经历宗门毁灭级的爆炸后,这里不可能完好如此, 此刻,李默突然心头一动,想起万道丹经之事來, 无论当时磐岩宗的那长老是在哪里取得了无名宝匣并且离开,但如果此匣是出自武极宗,说不定会有什么记录, 如此一想,他便立刻在架子上寻找起來, 架子上放置着数以万枚的玉简,每一枚里都封存着上万册各种资料,其上记载着从武极宗建宗以來到现在的种种记录,纷繁之极, 好在这些记录都有着详细的目录及归档,因此李默很快就找到了关于各种灵宝的录入资料, 他细细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篇记载中寻找到了那无名宝匣的记录, 原來,此匣乃是当年武极宗某位宗主在东方历练之时,于一古老遗址之地所得,原本有两个小宝匣, 只是当时又遭遇了燕皇门的一位大长老,二人大打出手,最后宝匣最夺走一个, 闭上资料,李默半喜半忧, 可以断定的是,被夺走的无名宝匣必定装有万道丹经的下篇, 只是,要想拿到手可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燕皇门,乃是燕山国的皇级玄门, 繁盛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屹立在衡州之土上, 不过,李默并沒有因此被燕皇门吓倒, 既然知道了万道丹经下篇的下落,那怎么也要去燕皇门一趟, 不,在这之前还要去一趟那古老遗址,说不定会现那神秘宗门的线索, 将资料放回去,李默又目落到武极宗的各种武诀上, 在深处繁衍两千年的武极宗,修炼的都是当年那些幸存者的武诀,皆有缺损,而且至高级的武诀大多已经失传,否则也不会落到如今被一群二三线玄门压制的窘境, 虽然他好敛宝,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武极宗为了自己不惜和汪家一战,光是这份情义便让李默不可能独吞这里的一切, 这些东西,势必是要还给武极宗的, 不过,在还之前,偷偷瞄上几眼倒也无伤大雅, 想罢,李默便大步走到武诀区,翻看起各种六等武诀來, 这一看,直是连连点头, 随手一部武诀,即使标著为基础之学,亦有几分精妙之处,换到其他宗门,那只怕都是中等甚至是高等武诀, 他认真阅读着,将其中玄妙之处融入三绝剑中,转化成为自己独有的招数, 时间慢慢流逝着,似与世隔绝般, 这日大下午,耀日城大殿中诸老汇集,不时小声议论, 宝座空空,宗主朱孝廉尚未抵达,下座右侧,大长老朱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