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砖窑 (第1/1页)
因为三叔和小叔子还没成家,所以二丫爸爸决定拆掉老房子重新建房子。这个计划在一年前已经在陆陆续续实现。爸爸把做砖坯的任务交给了小叔,把砍柴的任务交给了三叔。经过一年的时间,小叔和三叔都完成的差不多了。 小叔找了块土质松软细腻池塘,把池塘里的水放干。然后取土。烧砖用的土壤取自地表下二尺深的古土壤,这层土壤的颜色略深于地表土,当时,地球气候温暖湿润,丰富的生物作用使这时期形成的土壤柔和而有粘性,是烧制砖瓦的上佳材料。 挖掘出来的粘土,在经过长达半年左右的露天堆积过程中,让阳光照射、雪雨冻蚀,使其内部分解松化,再经过手工粉碎、过筛,只留下细密的纯土。 将纯土加水滋润,然后反复和炼,或使牛力踩踏,使其变成稠泥,人力翻泥和炼大致要5到6遍,这一工序对最后砖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将泥土翻填进木制的制坯模中,压实后,用铁线弓刮去多余的泥,而成坯形。制坯之前,要在木模下的地下洒一层细沙,以防泥与地面粘连。 脱模后的砖坯要放置背阳处阴干,以防曝晒使砖坏出现裂纹和变形。待砖坯完全干燥后(大约一至二个月),便入窑烧制,这个过程是整个制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一般的砖质使用煤炭作燃料,而密实度更高的滤浆砖则用麦草、松枝等慢慢缓。 三叔这边也不落后,每天他都会抽空上山砍松枝,杂木。然后背回来放在砖窑旁边柴棚里。不到几个月的时间,三叔也砍满了整整一柴棚。因为三叔砍回来的是整根的杂木,还需要用锯子把它锯断,劈开。然后还得把大小的木柴分类好放整齐,等待烧砖。 二丫爸爸在年前就已经把砖坯搬进窑洞,算好了时间。年后趁着春耕还没开始,就开始烧砖。那个时候农村的窑洞烧的都是青砖,时间都比较长。青砖其实是一水冷却,cao作起来比较麻烦,所以生产的比较少。虽然强度、硬度差不多,但青砖在抗氧化,水化,大气侵蚀等方面性能明显优于红砖。 经十数天的烧制,坯体基本已被烧结,如这时慢慢熄火,外界空气进入窑内,坯体冷却后则显现红色,这就是我们常见的红砖,青砖则要在窑内转锈,方法是在高温烧结砖坯时,用泥土封住窑顶透气孔,减少空气进入,使窑内温度转入还原气氛,这样,坯体的红色高阶铁氧化物被还原为青灰色的低价铁氧化物,为了防止坯体内的低价铁重新被氧化,在用土密封的窑顶上铁饮水,使水遇高温变成蒸气,吸收窑内热量,窑内坯体在这一冷却的过程中继续保持着还原气氛,直到完全冷却后出窑。
因为是大窑洞,烧砖的时间是大约一个月左右。爸爸和三叔,小叔都是轮流着来看火的,过程可辛苦了。有的时候还需要mama帮忙锯柴和上山割柴草来保持柴火不会灭。 就这样,在全家人的同心协力下,这一窑的青砖终于烧制完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