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6章三易掌教 (第2/3页)
,所衍生出来的庞大势力。 你说说。 这么一个场面,太平道内部的分裂,会是何等模样? 大家都是掌教,就算我是前任和前前前前任,但我同样也是你的长辈,甚至可能修为也比你高深,你这现掌教,也敢管束我? 我一道旨令下来,你这后辈掌教听不听? 不听,那就是不敬长辈,欺师灭祖。 听,那现任掌教威严何在? 而没有威严,一代掌教如何管控门内,如何施威于天下? 怕不是成了一个泥胎木雕,橡皮印章罢了。 以上这些事情,仙界漫长历史上,又不是没发生过。 最后的结果,也都伴随着宗门分裂,或者毁于内讧,总之就没有个好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频繁更换掌教的行为,危害实在太大,所以到了如今各门各派的掌教,基本都是终身制。 从上任之日起,就做到死,不等到坐化,绝不会退位。 像长青仙宗的第一任掌教,也就是那位长青仙尊,就做了六万年掌教,最终陨落。 而第二任掌教,宋希仁的师伯,做了三千年,寿尽而亡。 第三任掌教,姚宝卷做了五千年,最终战死在了天门战场。 现在第四任宋希仁,即位至今,已经做了七百年掌教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位置他会坐到死,大概还能做个四千年样子。 看看长青仙宗的四任掌教,这叫什么? 这叫传承有序,内部稳定。 反观太平道,三百年一位掌教,四百年一位掌教,堂堂掌教至尊,竟被他们弄成了这副儿戏模样,成何体统! 这也难怪宋希仁听到这消息,会直言对方是取乱之道了。 “先别管太平道是不是自取灭亡,只要青冠子还活着,有这位地仙镇压,下面那些前后掌教们,只要未成地仙,就闹不出乱子来。 成了地仙,有一位长辈调和,短时间也出不了风浪。 最少一千年安稳,应是能够保证的。” 虽然觉得太平道距离内乱不远,但这个不远,却也是从地仙的角度来看的。 一个寿元长达万年的地仙,一千年时间,在他看来,其实也并不算多久。 而对于一个以万年来论传承的仙门大宗,一千年时间,就更短了。 所以短时间内,太平道不会出乱子,就算出了乱子,以它的体量和底蕴,维持个几千年传承,也是能做到的。 可以上这些,都是千年,甚至数千年后的事了。 但太平道如今换了个掌教,对于长青仙宗来说,却是与自身利害攸关的大事,关系到南边那位邻居的态度,关系到自家的边防安全,由不得他们不慎重。 因此,做完上面的总结后,宋希仁继续道:“现在太平道新掌教继位,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即位,总是要颁布新政的。 按照先前那位陆掌教的继位来看,太平道这次换新掌教,多半又是内部不满现掌教的政策,所以才改换新掌教,想要进行变法。 太平道第一位衣掌教,是因为过于亲近九灵余孽,所以才被弹劾倒台。 第二位陆掌教,根据我们安插在太平道的jianian细回报,他们门内风传,是因为不满他大肆收取我们和那些九灵余孽的好处。 导致门内弟子人心混乱,只知有长青仙宗和九州仙门,而不知有太平道。 太平道被渗透成了个筛子,引起了其他真人不满,于是将那位陆掌教弹劾倒台。 那么以此观之,等这位新任的玉掌教上台,对方的执政方针,就是肃清内部,并与我们和九零余孽做切割了。” 说到这里,宋希仁也有些五味杂陈,既有些欣慰,也有些难以言说。 关于腐蚀渗透太平道,这个计划是他亲自定下,并且落实执行的。 而执行效果,从太平道门内换掌教的声音刚传出来,内里的原因,他这边第二天就知道了。 就可以看出,太平道确实被他们给渗透成了一个筛子,根本就没有藏得住的秘密。 也就是说,陆渊的倒台,其实可以说是他们直接间接造成的。 一位方便拉拢,给钱就能收买的掌教,就这么被他们给弄下去了。 转而换了一位决意革新,要进行内部肃清,并将执政方针,改为可能是敌对自己的新掌教。 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啊。 而偏偏,对于这事,他们还说不出什么话来。 因为换做任何一个人,若是站到了太平道的角度来看,对于门内这种乱象,都是不可能坐视不理的。 否则门内弟子,个个争相投靠了长青仙宗和九州仙门,那这太平道,到底是姓太平,还是姓长青和九州? 这种涉及宗门传承的事情,根本就容不得商量。 而长青仙宗心里也有鬼,哪敢去多说。 真敢站出来指手画脚,那就真是欺人太甚,逼着太平道和他们开战了。 消息传出去,那更是要受到千夫所指,被人唾弃。 宋希仁脸皮虽然厚,但却也没厚到那种程度,还做不出欺负了别人,窃夺了别人的家产,还说是为别人好的事来。 关键他这么说,别人也不信啊。 而重点是,他们已经做了,太平道也知晓了,并因此做出了针对。 那么现在,就是该如何应对此事了。 “掌教,我等所行之事,太平道已然知晓,想要推脱隐瞒,这是不太可能了。 为今之计,还是派遣使者,前往恭贺对方新掌教即位,表达出我们的善意。 先稳住太平道,维持住现今关系再说。” 下方,杨吉华开始献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