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0章都是穷逼 (第2/3页)
/br> 这也是陆渊为什么知晓这么做,弊端很大,很容易引起长青仙宗的敌视。却也一直没有喊停,让衣丹城止住的原因。 就是因为太平道在这里面,收获要远比失去的更多。 两相权衡下,自然选好处多的那一边。 不过这种行为持续到现在,和九州仙门的关系,已经亲近到了极点。 能彼此喊一声师兄弟,就已是现如今的极限了。 两边关系想实现进一步的突破,除非陆渊摆明出身,把太平道的阵营转换为九州,这样两边才能亲如一家。 否则现在状态,就已经到头了。 而陆渊虽然已经打定主意,未来要投入九州阵营,以更好的占据长青域。 可此时的他还没准备好,可没有立刻加入对方的念头。 维持如今状态,差不多就可以了。 再深入下去,过犹不及。 于是他便改变政策,从原本的极度亲密九州,转换为中庸,两边都亲近。 这种转向,理由都很好找。 上代掌教亲近九州,本代掌教亲近长青仙宗,两边都有一个亲近者,谁也不亏欠了谁。 而有着上一代掌教的耕耘,现今太平道弟子,自然和九州仙门关系好些。 那么作为本代掌教的陆渊,相应的,就能更倾斜于长青仙宗。 这样有着他这个本代掌教在,就能给常青仙宗一个看到未来改变的希望,只要能拉拢住自己,那么过个几百上千年,就能冲散此前衣丹城带来的影响,让太平道变得偏向于长青仙宗。 简单来讲。 衣丹城代表的是过去,陆渊代表的是未来。 用过去稳住九州仙门,用未来去勾引长青仙宗。 这一手左右逢源,平衡之道,也可以说是玩得颇六了。 真不愧是以前当了千年帝王,一般人还玩不转这套路。 而按照这个思路,陆渊此时,自然尽可能的表达善意,向杨吉华掌握自己倾向九州的心思。 “先前衣师兄确实做的有些过分了,身为掌教,却以个人喜恶,独自亲近九州,引得邻里忧虑,这是我太平道的过错。” 陆渊先表达了自己的歉意,然后话锋一转道:“不过对于此事,我门中也多有议论,意见各不相同。所以商讨后,衣师兄便决定闭关潜修,不再过问政务,将掌教之位让于贫道,就是为了弥补这些过失。 贫道此前从未与九州有过交往,也未与长青仙宗有过交往,和两边都没关系,自然能持中守稳,不偏不倚。 道友无需担忧,我太平道偏向于那边。 今后贫道主政,两边都一视同仁,不会有谁重于对方的。 这点道友可以放心。 当然,对于贵宗的情谊,尤其是先前的帮助,贫道和宗门,一直铭记于心,没有忘却。 道友今后若是有需求的话,尽可传信来我太平道,只要力所能及,我们一定能帮就帮,不敢推脱。” 陆渊隐约点明了,这次太平道掌教换位的原因,让杨吉华往内部不和方面去想。 同时又点了两边交情,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偏向。 后者自然不是愚蠢之人,立刻就听出了话中的意思。 杨吉华马上道:“有陆掌教执掌太平道,贫道以及本门自然相信,今后太平道能公正对待我长青和九州两宗。你我两宗情谊,今后也能更上一层楼。 陆道友若是愿意的话,贫道敢请道友及门下弟子,来我长青山做客。 正好太平道掌教新继位,你我两宗,也应互相拜访才是。 道友来我宗一会,掌教师叔定然欣喜,定会热情招待,不让道友失望。” 许是见识了此前两百年,衣丹城带着一大批弟子,年年跑去域西游历的盛况。 长青仙宗这边,此时也忍不住有些心动了,杨吉华便作出了邀请。 先前被衣丹城带偏了的那些人,他们是不指望了,但现在起,这位新掌教带着的弟子,绝不能放过。 抓不住过去,那便抓住未来。 我长青仙宗绝不输人,更不能输给那死对头。 “这……” 然而面对杨吉华的邀请,陆渊脸上却是露出为难,略有迟疑道:“杨道友,先说明,贫道并不是不想去长青仙宗。只是我刚刚即位,门内诸事繁多,全都需要处理,实在没有空闲。 而且门下诸多弟子,也都各有重责。 他们为了换取成仙之机,也是常年游历于外,寻幽探秘,寻找天材地宝,进献宗门。 不怕道友笑话。 我太平道先前遭遇浩劫,宗门属于破后而立,此前种种底蕴,早就在浩劫之中,被消耗了个干净。 时至如今,我等侥幸逃来着长青域的幸存之人,除了这一条性命外,手中连半件仙气也无。 如我这掌教,便是两袖空空,与人斗法,都只能赤手相搏。 穷困至此,心中实在惶恐忧虑。 为了振兴宗门,不得已就广播弟子,让他们外出寻宝,以丰富宗门底蕴了。 同样也是借此机会,给弟子一个锻炼晋升的渠道,让他们有着成仙之机。 非我不想带弟子去长青山游历,只是长青山乃贵宗家产,一切之物,都属贵宗,我等外人不敢贪图。 而弟子们出外游历,也需收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