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发展路径 (第2/3页)
视这个仙门资源多少,强大与否来决定。 资源越多,实力越强大的仙门,招收弟子的要求就越严苛,门人数量就越少。 就如长青仙宗,镇压整个长青域,哪怕如今衰退了,也依旧占据着域内二十一国,妥妥的霸主体量。 可就是这样一个大仙宗,宗门弟子的数量,依旧不过真传三百,门人五千。 总体人数,还比不过青阳国的三家小仙门。 那边的仙门,虽然一个真仙都没有,但弟子数量,哪个不是过万? 可有谁会认为这些小仙门,实力就强过长青仙宗了? 根本没人会这样想。 所以越弱的仙门,为了让自己看上去强大,为了壮声势,就会越把自己的弟子弄得更多,让宗门变得越庞大。 越强的仙门,则弟子越少,不用弄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始终把宗门规模维持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 原因很简单,集中资源办大事。 正是有足够的资源,所以才要把资源集中起来,供少数真正的天之骄子使用,以此尽最大利益的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来。 不然把资源分散,均摊到每个弟子身上,所有人获得的资源都将变得极其有限。 在讲究修仙需要资源的环境下,每个弟子都将变得缺乏资源,然后导致修炼困难,最终纵然有上好资质,也难以成才。 而一个不能成才的弟子,则意味着无法突破境界;无法突破境界,则意味着无法掌握更高的力量。 掌握不了更高的力量。 那对于高境界来说,这些低境界的弟子,也就跟蝼蚁一样,挥手就能打杀,对宗门根本毫无意义。 就如此前说过的一样。 一个宗门真正的核心,首先是仙人,其次才是有着成仙可能的五气朝元。 除此之外,纵然你是凝聚四气的境界,对一个宗门来说,也毫无意义。 不成仙,皆为蝼蚁。 仙界这边,便就是如此之残酷。 也正因此,陆渊改变了自己的策略。 招收弟子的想法,从原本的万仙来朝,转为了门下三百真仙坐。 看上去人数变少了,但质量上却提升了。 原本上万仙修,也只是凡人而已。 可三百真仙,那却是实打实的仙人。 前者声势弄得再浩大,外人也不会多看一眼,反而还会觉得你喧嚣。 后者哪怕再低调,可别人只要知晓详情,那崇敬畏惧之念,便会油然而生。 两者的差距,不知有多大。 秉承着这个思路,作为有志于在日后将长青域改名为太平域,成为新一代大真人的陆渊,自然选择向现在的霸主,长青仙宗的发展路径靠了。 也就是招收弟子的要求,起步上等资质,并且再加上严苛的心性要求,确保未来成就最少是五气朝元,并且有不小机会成就真仙。 只有这种弟子,才有资格入太平道的门。 理由也简单。 那就是日后的陆渊,需要很多打手,足够强大的打手,然后好维持自己在长青域的统治霸权。 你问不是有分身,为什么还要靠这些弟子? 自然是因为想要创造分身,成本要求也是很高的。 想炼一个气运道果,最次也要足够的仙品材料,能炼出一件仙器的分量,才能弄出一个道果雏形。 然后想让道果雏形,成为真正的道果,更是需要一国最少数百年的气运、气数供养,才能蜕变成仙。 这一整个投入下来,炼出一个道果的成本,比培养出一位真仙来,还要高出数成,甚至一倍。 因为真仙常有,但品质达到仙品层次的炼器材料,却不常有。 这次法会,密云山来了十几位真仙,可这些仙人中,拥有仙器的,却只有寥寥数位,不超过八成。 这八成人里面,大多还是宗门传承下来的仙器,属于宗门财产,而非私人所有。 剩下两成,更是整个宗门,都没一件仙器。 可见仙界之内,仙器有多么稀缺了。 想想也是。 整个仙界之内,资源都是有数的。 随着前代先辈的不断开采,资源总体是处在一个不断损耗的趋势内。 纵然有许多资源还可以再生,但再生的速度,却架不过开采的速度。 随着仙道越发昌盛,仙人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于资源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 有限的资源给无限的仙人分配,最终就导致每个仙人到手的资源,将变得越来越稀少。 仙道在仙界诞生,也不知多少年了。 这么漫长岁月下来,仙界底子再厚,也经不住不断的挖掘。 到了如今,过往积存的资源,基本已经枯竭了。 剩下每年新诞生的一些资源,也都被强大宗门给把持着,刚一诞生,便被大宗门内的仙人给直接瓜分了,根本流落不出来。 一些混的比较差的仙门,手头一件仙器也没有,便也正常了。 因为找不到门路,去收集那个资源。 甚至现在有仙器的仙门,也很难说能持有仙器多久。 真仙都有寿元大限,不可能亘古永存。 仙器自然也是有使用年限的。 等超出了这个年限,仙器也会衰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