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箭在弦上 (第2/3页)
是楚国的运气差了点,北疆有草原蛮人、西域异族入侵,海疆则有南海海寇作乱,sao扰沿海。 哦,不对,还要再加上一样。 西南那边,紧挨着的南域雨林,近段时间也出现了一些往北迁徙的小国部族。 似乎在雨林的最南端,也开始出现了地火肆虐的情况。 一些雨林南部的小国部落,因此失去了家园,不得不向北迁徙,寻找新的栖息之地。 在他们的迁徙潮影响下,雨林南部、中部的一部分国家部族,也被裹挟着向北迁徙。 只不过因为雨林中,地火出现的区域还是太小,覆盖面还不算很大,所以受到波及的部族国家不算多。 由此引起的迁徙潮,就算有影响,也被雨林中部、北部的国家部族给暂时挡住了,仅有一小部分扩散到了楚国西南。 这些仅有的影响,也很快就被西南的大理、南诏一系的藩国,给轻松解决了,并没闹出乱子了。 只是这个消息,被传回了巴陵,让朝廷好对此有个准备。 毕竟任谁都清楚,眼下雨林的sao乱,仅是个预兆。 随着地火的北上,很快整个雨林都会受到波及,最终所有林海都化为火海。 而在这冲击之下,凡是生存在雨林中的部族国家,为了生存,都会向北迁徙。 届时,楚国就不得不面对,整整一个域的人口迁徙潮的冲击了。 哪怕南域雨林因为环境的缘故,里面生存的人口较少,可能还比不上北域草原。 但再这么少,那也是一个域的人口,数量也是以千万计的。 这么一个迁徙潮,可不像北边的草原蛮人、西域异族那样,还有一个魏国在帮着分担压力。 南域雨林的林中之人,可是只能由楚国一力抗下的。 现在西南那边的十几个小国,甚至包括岭南的藩国,在得知了雨林的异变之后,都已经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 建设关隘,修缮城墙,征募兵马,囤积粮草…… 凡是和战争有关的事物,西南、岭南的藩国们,都开始了准备。 因为来自南域雨林的迁徙潮如果真的到来,那么第一波受到冲击的,就是西南、岭南区域。 他们这些藩国抵在第一线,那是想逃都逃不了,只能和那些雨林之民死磕下去。 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不敢懈怠。 总之,北疆战事正酣,海疆匪寇不断,西南战云笼罩,这就是近十余年来,楚国所遭受的事情了。 在这三大战场拖累的情况下,楚国境内腹地,尽管依旧是歌舞升平,太平盛世。 但这份盛世,也是带上了一分阴霾,着实暗澹了几分颜色。 …… 巴陵城。 经过长达三十余年的盛世渲染,这座帝都也渐渐多了几分历史的沉淀,展露出来独属一国中心的底蕴与富贵。 “真是一场繁华好梦啊!” 皇宫观星台,陆渊站在台上,登高远眺,看着几乎无边际的巴陵城,谓然长叹一声。 而后扭过头来道:“孙兄,你说是不是?” 旁边孙思文点了点头:“确实是一场繁华好梦。” 时已神武四十年,又是十五年的太平岁月。 随着人口的繁衍,四方之人的汇聚,巴陵城又大了一圈,人口也再度攀升到了三百万的可怕数字。 在这种依旧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像巴陵这种巨型都市,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存在。 别说在楚国了,就是在整个九州,那都是绝对的天下第一城。 因为如今的中州霸主,曾经的九州第一强国,如今的国都大梁,人口也才刚刚百万的规模而已。 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战争,梁国也被拖的筋疲力尽,国都大梁的人口不仅从原本巅峰时的一百五十万众,跌落到了此时的一百万人。 就连梁国天下第一强国的宝座,也人拉了下来,换了江山。 大梁的繁华,就和它的主人一样,印证着一个帝国的兴衰。 当然,这只是实际中的大梁。 在现实中,在外人看来,如今的大梁,依旧是天下第一城。 梁国,也依旧是天下第一国。 因为真正的第一,楚国,已经有十年时间,没有向外人公布自己的人口、兵马、钱粮产量的重要数据了。 “十五年积蓄,我大楚一直都在隐藏实力,用连绵兵戈,以及这场繁华大梦,来迷惑世人。” 陆渊注视着巴陵城,心中思绪飘远,口中历数:“七千万的人口,三百万的兵马,年入四亿两银子,开田六亿亩,产粮五亿石,先天七十二人。 十五年时间,我大楚已经积蓄出了这些家底。 但是却一直隐藏着,就为了等待一个机会。 为了取信于北国,我连年兴兵,聚数十万众于陇西。 撤村废镇,弃守数万里海疆。 姑息西南,放任林民坐大。 靠着这些近乎于自残的手段,总算才让那些人放心。” 近些年来,楚国向外界展示的,只有北疆的战事,海疆的匪患,西南的烽火,以及国内的歌舞升平。 而楚国不公布自己数据的行为,也更像是自身被那连绵不绝的战争,给拖的不堪重负,整个国度都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眼下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在粉饰太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