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诡事录_七十五 古城传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十五 古城传说 (第1/2页)

    韩大胆儿来到估衣街,找到蓝半尺那间古玩铺,推门进去,见蓝半尺站在一张条案边,身边还站着一个穿着寒酸的中年人,这人正打开一个蓝布长条包袱,从里面拿出一卷画来。

    这人把画放在桌上,一边打开,一边道:

    “您了给长长眼,我也不老懂,就知道是张唐画,好像是什么张彦远的画!”

    说着就要把画展开,谁知刚拉开画卷还不到半尺,就被蓝半尺摁住。蓝半尺一扬手把画又卷上了,淡淡地说道:

    “甭开了!仿的!”

    那人当时就急了,正要分辨,却听蓝半尺低声道:

    “唐代作画的确用的是绢,而且宽窄也对,仿的笔法也不差,装裱用的也是唐代的手法,可您这个是仿的!都以为张彦远的画存世量少,仿他的画,行家很难甄别。但却忘了张彦远是个书画理论大家,还是个装裱高手。你这装裱用的是熟纸,张彦远却觉得熟纸装裱容易起皱,所以裱画从来都用生纸,且必在糊中加入熏陆香末,用以防虫,所以其画作细闻,虽历久,却仍带着淡淡幽香,似有似无!”

    那人却辩解道:

    “兴许是后世人重新装裱过!也未可知!”

    蓝半尺道:

    “后世装裱手法技艺远胜于前,后世装裱何必再用唐人装裱的手法!”

    那人听完当时就要发怒,看样子张嘴就想骂蓝半尺不识货,可蓝半尺早端起盖碗儿,吹着碗中茶叶,坐在一边品茗去了!那人顿了顿,叹了口气,卷起画轴放进包袱,转身就要离开,走到门口又回身看了蓝半尺一眼,见蓝半尺并不搭理他,只能伸手推门。

    这时蓝半尺喝了口茶道:

    “放下吧!十块!”

    那人听完略一沉吟,还想再还个价,还没张嘴,就听蓝半尺又道:

    “要不您就换一家看看?”

    那人也明白,蓝半尺这话纯属于废话,他是这条街上的大行家,他要是不收,那一定是赝品,从这门口出去,其他谁家能收!

    那人只好点点头,把画放在桌上,接过蓝半尺递过来的十块钱,快步出了铺子。

    韩大胆儿这时才凑过去竖起大拇哥道:

    “二伯,要不怎么您了叫蓝半尺呢!绰号真没起错,画展开没半尺,您就看出是假的了!不过这明知假的您了怎么还收呢!”

    蓝半尺道:

    “我看得出来是假的,别人未必看得出来!再说虽是仿的,但笔法不差,回头配个好锦盒,行家蒙不了,蒙洋鬼子可没问题!这帮洋鬼子,成天惦记咱们老祖宗留下这点好东西,让他们买个西贝货,拿回去美吧!十块收来,咱转手能卖两百!”

    韩大胆儿笑道:

    “二伯!您了手可比我黑!”

    蓝半尺道:

    “这帮洋鬼子来咱这,没干嘛好事儿!庚子年那会儿,杀了咱多少老百姓!我这也算替天行道了!对了!你今儿个,怎么有工夫跑我这来了!上次拿来个虬角坠子,让我帮着看看,然后一猛子就没露面!说吧,今儿个又有嘛事?”

    韩大胆儿也觉得挺不好意思,膀大力案子破了,也没来谢谢蓝半尺给,有点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赶紧道:

    “上次案子破了,还得谢谢您了帮忙!您了多前儿有工夫,我请您下馆子,地儿您挑!”

    蓝半尺道:

    “行啦!别跟我假模三道了,有嘛事赶紧说!”

    韩大胆儿道:

    “您了听过“员峤仙镜”还有九幽算盘城吗?……对了,天津卫是不是还有,长得和水西庄外石狮子一模一样的镇物石兽?”

    蓝半尺听完,略微吃惊,赶紧追问韩大胆儿,怎么会知道这些东西的名头。韩大胆儿就把前段时间三阳教交代的一些事情,简略讲了下,也把乌木方盒,还有失落的鬼工球的事情,也一并告诉了蓝半尺!

    蓝半尺听完之后颇感意外,然后就给韩大胆儿讲了一段,天津卫很早之前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那时候天津卫这地方还没有退海还地,此处仍旧是一片汪洋大海。海上有个很大的岛屿,岛上有个无终国,国中民风淳朴,国人世代居住在岛上一座巨大的古城中,此城名曰“天城”。

    传说城中有一面上古正神留下来的神器,名为“员峤仙镜”。这件神器拥有与神沟通的能力,一直保护无终国风调雨顺,人民富足,物产丰沛。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这无终国被巨浪吞没,从此沉入海底。

    数千年后,此地已经退海还地。因为临近入海口,有一条羊肠沽河,周围水系皆汇聚于此,这就是天津卫这地方的雏形。

    东汉末年,曹cao曾在此地开挖运河,用于北征乌桓运送粮草。到了宋元时代兴起海运,此地被命名为“直沽寨”,这也是后来天津卫大小直沽的由来。明初燕王扫北,当时燕王朱棣,就是后来的明成祖,被分封到了燕赵之地,就是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一带。

    后来朱元璋死后,太子朱标因为早逝世,所以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称帝。燕王朱棣在黑衣僧人姚广孝鼓动下,最终打着清君侧进京勤王的名义起兵谋反。靖难之役后,又把国都北迁燕山脚下,改称北京。

    因为朱棣曾在天津渡河南下,此地便因天子渡河之地而得名“天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