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帮岳父夺得大宝之位,这还叫事儿吗?  (第4/4页)
是权力问题。    当一个人拥有很多权力,能做很多大事情的时候,做这些事情并不会感觉累,反而有一种满足感。    现在自己能动用的资源太多了,手下也有一批人可以用。    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在明朝来说,都是天大的事。    能够改变无数百姓的生计,甚至改变一个国家的走向。    而且,自己并不是螺丝钉,一直在反复一项重复的工作。    那样的工作才会让人感觉到十分厌烦、枯燥。    这些所有的事情,李逍都不用亲自动一下手指头。    都是自己吩咐下面的人去做。    自己只是负责统筹、谋划,和动用手中可以动用的资源。    谋大事者,藏于心,行于事。    自己做的事情也并非没有意义。    会在某个时刻,爆发产生化学效应,改变未来历史的走向!    “这样想来,这种生活才有意思啊。”    李逍微微点头,朝着踏入了燕王府。    燕王府中。    燕王妃徐妙云准备了饭菜。    不过现在,燕王府就感觉十分冷清了。    没了朱棣和三个儿子,现在只有三个人围坐一桌吃饭。    “尝尝吧李逍,今日闲来无事,母妃亲自下厨张罗的。”    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李逍一来,徐妙云就给李逍夹了块鸭腿。    朱凝云打趣道:“母妃偏心,女儿怎么没有。”    女儿现在当真是越来越开朗了,都知道跟自己开玩笑。    “有有有。”    徐妙云又笑着夹了另外一只鸭腿放在朱凝云的碗里。    “谢谢母妃。”朱凝云亲昵说。    三人边吃着饭,又欢快的聊了一阵。    燕王妃这才开口提正事,“李逍,你给母妃拿个主意。前段时间不是数月不下雨么,各地灾荒,咱们北平也是一样,不过那次托你的福,开中法得了许多粮食赈给灾民,因而我们北平相安无事。”    李逍点点头,作倾听状,听得很认真。    燕王妃接着说道:“可咱隔壁的保定府和张家口府,两处灾民也十分多,当地官府无力赈灾,这些灾民已经朝着我们北平而来。黄知府已经和我商议过了,说是将灾民挡在北平外。你怎么看?”    听完,李逍算是明白了。    若是在平时,定然是不管的,可眼下并非平时。    李逍略微一琢磨,开口道:“灾民无论是北平府的还是保定府或是张家口府,那都是咱大明的子民,岂能坐看他们饿死?当然是要赈灾,既然其他府无力承担,就由我们北平府来赈灾,况且现在,岳父大人正在朝中争.”    说到这,李逍顿了顿。    徐妙云抬头,挥了挥手。    周围的侍女纷纷退下,关上了大门。    李逍这才接着道:“岳父大人正在朝中争大宝之位,这时候北平府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燕王的形象,若是坐视不理,虽无功无错,但圣上必然不悦。我们来赈灾,消息传到朝中,对岳父大人有利!”    话音落下,朱凝云惊讶的看着李逍。    他真是觉得,夫君越来越厉害了,锋芒逐渐毕露!    燕王妃也有同感,这女婿,能看懂这点,真的在不断进步。    她点点头,道:“母妃也是这般想的,可问题是,两府的灾民涌来,北平府也无力承担。”    李逍问道:“前几月不是行开中法,得的粮,粮仓都装不下吗?”    徐妙云解释道:“其中一部分,救济了北平的灾民,剩下一部分是军粮,不可动用。百姓固然重要,可边防军务更为重要。”    李逍道:“只留下过秋的军粮,剩下的粮食够赈灾吗?”    徐妙云心中默算,半响后道:“除去过秋的军粮,还剩下一千五百万斤粮食.虽然不够多,赈灾也勉强够。”    李逍心中也在盘算。    自己有8000亩肥沃良田,全部上杂交水稻,亩产2000斤。    算起来秋收的时候有一千六百万斤粮食,刚好将这个窟窿补上。    念及至此,李逍哈哈一笑,道:“那就将军粮拿去赈灾。”    徐妙云皱眉:“那下半年军粮空缺,如何解决?”    李逍道:“我有法子能补上!”    朱凝云顿时就想到李逍亩产2000斤的杂交水稻。    细细一算,真的能补上窟窿,露出惊喜的表情。    燕王妃露出不信的神色。    朱凝云急忙道:“母妃,相信李逍,他能化腐朽为神奇,李逍既然开口,那定然是可以的。”    若是普通人说这话,燕王妃大概把对方当成说大话的骗子。    可从李逍口中说出,她便还是有些信的,只是有些犹豫不决。    李逍笑道:“岳母大人,秋收之后我一定能补上军粮的窟窿,此时还是争皇位为首要”    说着,他话音变低,轻声说道:“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是此举能帮岳父夺得大宝之位,退一步说,就算我补不上这军粮,又有什么关系呢”    听完,徐妙云脸色一惊。    自己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女婿说的及其在理!    若是王爷得到皇位,这等小事还怕解决不了吗?    女婿真是看的比自己更远!    更何况,女婿很可能真的能补上这窟窿。    燕王妃露出喜色,道:    “好,那就这么定了,开仓,赈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