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从此再无梦之队 (第1/3页)
第308章从此再无梦之队 达拉斯的冠军游行万人空巷,球迷热情似火。 去年的他们因为疫情没能为冠军庆祝,今年这是一次庆祝,要把两次的情绪全都宣泄出来。 当徐永站在大巴车,身后放着两个总冠军奖杯和两个FMVP奖杯的时候,道路两旁球迷的反应真就如同火山喷发了一样。 撒旦的欢呼声从街头一直蔓延到街尾。 在徐永来到达拉斯之前,他们用四十多年,才由诺维茨基等人奋力拿到了第一个总冠军。 但是徐永来到之后,仅仅时长两年半,他们就已经有两座新的冠军入手,这前后对比的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这种情况,用一句“得撒旦者得冠军”一点不过分。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现场的人实在太多,德州州长甚至起用了国民警卫队来维持现场秩序。 这个国民警卫队可不是一般警察,有不少重装备,现场一些地方甚至来了装甲车。 德州素来武德充沛,有时候甚至都敢和联邦对着干,所以现场人虽然多,但是秩序维持的相当不错。 在这个游行过程中,现场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那就是有相当多的球迷高举着类似“让我们来一个王朝”的标识语。 这是达拉斯球迷之前完全不敢想,毕竟纵观整个联盟能达成这一成就的球队也就那几支而已,但此时却是他们最接近的目标。 徐永在看见它们的时候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等到冠军游行来到最后环节,在球馆门口进行演讲的时候,他在最后也开口说出了下赛季的目标:为达拉斯带来一个王朝。 这波有求必应直接让现场的球迷陷入沸腾。 这对球迷而言是个与众不同的夏天,因为NBA再次对球迷开放,因为独行侠队通过卫冕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因为接下来的8月份,去年因为疫情而推迟的奥运会将在今年拉开。 而早在NBA赛季结束之前,美国篮协就爆料今年的梦之队将会是空前强大的阵容。 虽然之前球迷都没当回事,毕竟美国篮协这个存在感极低的部门,在NBA球星那里基本上也没什么影响力。 但是这一次,他们的话还真不是放空话,因为当赛季结束没多久,梦十四队开始夏天集训的时候,之前承诺会出战的,诸如杜兰特、詹姆斯等人竟然全都出现在了训练营。 虽然这依然不代表他们一定会出现在岛国奥运会的赛场之上,但是球迷的胃口反正是吊足了。 而且除了梦之队以外,徐永、约基奇、阿德托昆博等球星也都会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今年奥运会绝对算是自2008年之后的又一篮球盛典。 而且和两年前世界杯开始前中国队就已经是大概率钦定冠军不同,今年的奥运会强队云集,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徐永对这次奥运会也是相当重视,和去年不同,他仅仅在赛季结束一周后就启程回国。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幕小插曲,独行侠队的总经理小尼尔森在知道徐永的行程安排后出来劝说徐永。 虽然他一直都很赞成徐永为国效力,但毕竟徐永才刚打完总决赛,这种持续高强度会受伤。 不过徐永的一句话让小尼尔森只能苦笑:我受过伤吗? 因为有AC格林这样的先例,倒也不会有人真觉得徐永是开了挂什么的。 徐永的到来让国家队比往年更早开启了集训。 而且在集训开始的第一天,徐永就一改昔日轻松的训练状态,而是拿出了严肃并且严格的态度来。 很明显,如果你的对手已经把所有牌都掏出来,你还不重视的话,那你想赢无异于痴人说梦。 徐永都是这种态度,其他队员自然不敢懈怠。 或者说,可能之前大部分人都觉得今年没戏,毕竟梦之队倾巢而出,但是徐永的这种态度,让他们知道今年还是要争,而已经拿到7冠的徐永就是最大的底牌。 时间一晃来到奥运会前夕,梦之队公布最终名单,训练营的那些大热人选竟然少有的一个都没退出。 除了库里因为伤没好利索没好,这次美国队真的是倾巢而出。 甚至在他们公布的大名单里,还有一个人的名字很扎眼,科比这次竟然也作为梦之队的随队人员出征。 这种反应其实也算是意料之中,毕竟上一次他们拿奥运冠军那都是2008年,这一晃都是13年前的事情了。 世界最强美国队,这是多少年没品尝过站上世界之巅的滋味。 所以有时候有美国球迷在网上吐槽,说NBA帮中国队培养了徐永,这是为自己养了个最大的敌人,这种论调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这一次,美国队是真的是下了决心要把他们丢掉的冠军给拿回来了。 因为比赛是在岛国,所以开幕式的时候现场就出现了大量中国球迷的身影。 当徐永又一次成为旗手,举着国旗入场,现场那爆炸性的欢呼声响起时,电视前的观众都以为岛国这首都是被中国人给占领了。 这夸张吗? 一点都不夸张! 当一个中国人统治世界最高篮球联盟的时候,篮球这项运动在国内的影响力,已经和世界第一运动是什么没有关系了,因为就算不打球,也会冲着徐永打开电视去看球。 这开幕式基本上也预示了这次奥运户不是家门口,但却形同家门口的状况。 这点也在随后男篮的比赛中得到体现。 男篮揭幕战打澳大利亚,那现场三分之二的中国球迷,当真是让世界球迷都叹为观止。 甚至赛前都有一些岛国球迷抱怨在网上买不到票,可见中国球迷的强大能力。 也就是这场揭幕战,男篮在现场中国球迷的欢呼声中,从开局就拿出了极为专注的态度,在徐永和李凯尔的带领下牢牢压住澳大利亚人,没给对面一点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