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疑云(三) (第1/1页)
樊州的清淤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元显的调查却陷入了僵局。运河河底挖上来的淤泥,越发证明来自升州,但升州开垦荒地并没有任何过度的行为,也查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元琦跟着元显在升州樊州往返数次,眼看着元显将自己的推测一一推翻,陷入诡异的焦躁中。 打破这个僵局的,竟然是远在高丽的崔博霖。 景成二十六年八月,崔博霖修书一封,加急送至大周京城。信中说,新罗百济最近联合扶桑,陈兵国境线上,似是有异动。高丽不得不驻军应对。现在正值秋收,青黄不接的时候,新罗百济竟然联手大军压境,半点不担忧粮草问题,崔博霖感觉其中大有问题。 崔博霖出身大周一流士族扬州崔氏,是左相崔致作为继承人培养的。崔博霖心悦永善公主,但大周驸马不得入仕,景成帝便将他派往高丽,在替常年养病的高丽王处理朝政的高丽王后,也是大周的荣安公主麾下效力。崔博霖的政治敏感度景成帝并不质疑,新罗百济真的在秋收这个节点上有异动。 高丽这些年“大周化”十分严重,不论土地税收选官,都和大周别无二致。大周幅员辽阔,在秋收时节发动战争,尚得慎之又慎,若高丽现在真的同新罗百济开战,恐怕粮草是个问题。 元琛接到了景成帝的指派,清点大周官仓的存粮,用以支援高丽。 这个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元琦的耳朵里。樊州与新罗隔海相望,虽然不如霞州距高丽那么近,但大船十余日便也到了。 大周这么多年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升,产量比起景成初年也快翻倍,一州之力养活新罗一国足矣。何况积压在樊州的粮食之多,若是私下卖到新罗高丽甚至扶桑,所获又岂是十万纹银? 元琦心中“咯噔”一下。 樊州要走海路运送粮食到新罗,千石大船至少得调用数十艘。这么大的船只调用,自己这个水部司主事竟然一无所知,妥妥的渎职之罪。 想到这里,不由一身冷汗。 由新罗百济的异动,联想到樊州物资去向,若这个猜想成真,该如何应对?也不知道元琛查到了哪里,有没有想到这一层? 元琦大大吸了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每年各地船只征用的文书,自己都认真审阅了,连商部司调用为商户运输的记录,也仔细看了,并没有异常。数十艘船只调用,尤其是海船,自己不可能发现不了。 那就只能是地方官员从上至下都有隐瞒,或者是有别的法子遮掩。 若说樊州官场整个都被吕驰敬控制,元琦自是不信。吕驰敬还没本事在卫家、叶家这样大大小小十余个士族的眼皮子底下动这么大的手脚。若要全部收买这些士族,百万石的物资还有些不够看。 那就只能是有别的法子遮掩过去了。 元琦归心似箭,只想回京去官署里,将这几年樊州调用船只的文书重新仔细翻看。 既然把自己也搅进去了,要更慎重才行。不论是四皇女党还是六皇女党,若是知道了这件事,少不得要用自己做破绽,攻击太女。不论太女如何,自己一定落不到好处去,多年积累毁于一旦。 若要解了眼下之围,把众人的目光转移到别处去,胡世吉是个最好的靶子。可元显跑遍了升州各县,勘察了新开垦的土地,仍是一无所获。 元琦的目光暗了暗,没有罪证就制造个罪证出来。 没料到,不等她动手,吕驰敬的事先东窗事发了。 商部司主事七皇女元珩,上书景成帝,弹劾吕驰敬身为朝廷命官,暗中将滞留樊州的官粮卖给皇商沈家,并以皇商沈氏的名义,由朝廷的海船协助运粮,转卖异域。以平价上缴朝廷,中饱私囊。此次新罗百济的粮草,便是这几年经由吕驰敬之手,转卖出去的。 元珩总领天下商事,父族曲家又是大周第一皇商,她想查吕驰敬和商户的关系,简直易如反掌。 只是她怎么会把樊州滞留物资和新罗百济的异动联系到一起去?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元琦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怎样应对景成帝对此事的态度。 很快,京中传出旨意,责令四皇女元瑾南下樊州,查察吕驰敬一案。 这几乎是最坏的结果了。这样能打击太女的机会,元瑾必然会紧紧抓住。皇商沈氏崛起于江南富庶之地,是曲家的劲敌,元珩和曲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入局的人越来越多,局面也越来越混乱,对于元琦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八月初,元瑾到了樊州,紧锣密鼓地查起吕驰敬私卖官粮一事。与她一同来的,还有十皇女元琛。 元琛拿出厚厚的一摞册子:“太女jiejie知道三姐在樊州升州来回奔波独木难支,让我借着清点粮草的名义,跟着四姐一起出了京。这是樊州运河淤堵以来,樊州霞州升州还有周边几州的官船调用情况,尤其是海船。太女jiejie命人抄录了一份,让我带了来。” 元琦一直想不明白,如此多的海船调用,吕驰敬究竟怎么瞒过朝廷的。当下谢了元琛,带着簿册回去细细查阅。 元琦房里的烛火明明灭灭,她终于将这几本簿册啃完了,心里也有了些猜测。 沈家是皮货生意起家,在沈州长州收了皮货,运往南方。景成帝需要扶持一个皇商制衡曲家,沈家便入了皇帝的眼。短短几年内,沈家便涉足粮食、茶叶、瓷器等各方面的生意,财富日盛,便想仿照曲家的路,开辟海运的生意。这几年更是频繁调用海船。 元珩说的吕驰敬以沈家的名义,通过海船将积压在樊州的粮草运往新罗百济,也记录在册。 但元琦发现,以沈家在樊州调用的海船运力,还不足以将樊州百万石粮食货品全部运走,这些运力至少还得翻一倍。还有,沈家除了在樊州调用海船,苏州升州霞州各处沿海的港口都有记录。 元琦思忖许久,提笔写了一封信,快马送去京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