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身在官场,如人饮人,冷暖自知 (第1/2页)
王莽已步入到权力中心,但是在耀眼的权力与惊人权势的背后,却是掩盖着无数血雨腥风,暗藏着步步杀机,一但一步踏错,便会粉身碎骨,成为一堆白骨,使人叹息。 (一)步入政坛,以礼待人 二千石的射声校尉,相当于地方大吏郡太守的级别,很多人在官场奋斗了一辈子也无法达到这个高度,而王莽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就升到如此高的地位,这在汉朝历史上也是少见的。王莽知道自己迅速飞升的原因和引起别人的嫉妒和不满。因此,他在登上最高位之前,必须小心翼翼,外交儒生、名士,结党营私,内侍姑母、叔父,在自己的官途上稳中前进。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王商为王莽向成帝[汉武帝刘骜,(前51年-前7年4月17日)字太孙,西汉第十二位皇帝(前33年—前7年在位),汉元帝刘奭的儿子,母为王政君。,其有年号建始、年号河平、年号阳朔、年号鸿嘉、年号永始等]讨封,愿分自己的户邑以封王;与此同时,王莽结交名士的对其宣传活动也取得了初步效果,戴崇、金涉、箕闳等一批有影响的儒学名士,一起向百姓和皇上赞扬王莽;加之成帝对这位表兄也颇为满意,因为在其他王氏子弟耽于声色犬马的时候,只有王莽表现出不同于他人的品性和作风。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成帝看到这么多重要人物和儒士都举荐王莽,于是下定决心封王莽为新都侯,同时又晋升他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皇帝侍卫近臣),而他当年30岁。由此,王莽跻身为内朝官(内外朝制”西汉武帝时期设置的一种平衡相权的政治制度。内朝,又称中朝,中朝官由皇帝的近臣如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组成,外朝官包括丞相以下的正规职官,为法定的正规机构。汉武帝设置内外朝制度,主要是利用内朝去平衡以丞相为首的外朝,从而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成为相当具有影响和权力的大臣。而王莽的伯叔父王凤、王商、王根相继为大司马辅政。汉成帝(刘骜)之世,王氏为侯者九人,为大司马者五人。王莽身居高位,他却“节cao愈谦”“家无所余”结交将相卿大夫,从不以自己为尊,,总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在民间深受爱戴。朝野的名流都称赞歌颂王莽“世之楷模”“才大可用”;,王莽的名声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权在握的叔伯 这次的升迁对于王莽来说,不过是他政治生涯一次重要迁升,其目的还远远未达到。 (二)晋升受阻,用计清障 王莽的声誉与日俱增,大司马大将军的官位也一天天地向他靠近。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正做着大司马大将军的王根(西汉东平陵人,字稚卿。元帝皇后王政君庶弟。成帝建始元年以皇舅赐爵关内侯。河平二年封曲阳侯。元延元年末继兄王商任大司马、骠骑将军。辅政五岁,骄奢贪邪,赃累巨万。其间曾受傅太后重赂,言于帝,征定陶王为太子,即哀帝。绥和二年四月哀帝即位,益封二千户。寻为解光劾奏,免官,就国。旋卒,谥炀)。他处在重病之中,数次上疏“乞骸骨”,要求离职养病。许久以来就对大司马大将军这个汉朝政权中最高的官位垂涎三尺的王莽,此时却显得寝食不安,因为他遇到了一个棋逢对手的人,他若不 倒,他的宏图大业难成。 王根病退后,这个位置一定会从王氏外戚中选人担任。王莽环视左右,在王氏宗族里,他那些终日追逐声色犬马,醉生梦死的兄弟们是压根无法与自己竞争的,因此能够继王根成为大司马大将军的,只有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但这时偏偏有个淳于长挡在他的面前。王莽心里明白,淳于长不仅是自己的竞争者,而且有可能成为获胜者,所以他必须除掉淳于长。 淳于长,字子儒,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是王政君jiejie王君侠的儿子。少年时因与元后关系密切,差不多与王莽同时做了黄门郎。王凤去世后,淳于长又被任命为校尉诸曹,接着升为水衡都尉侍中,很快又晋升卫尉。这时淳于长的官位和权势已经超过了王莽。 也正是在这时,淳于长利用自己与元后的关系,说服了元后,立成帝的宠姬赵~飞燕为皇后。成帝因此对淳于长十分感激,赐爵关内侯,食邑千户,后又被封为定陵侯。也正是在这时,淳于长利用自己与元后的关系,说服了元后,立成帝的宠姬赵飞燕为皇后。而且他善于阿谀奉承,又曾为汉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出过力,深受汉成帝的信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