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往事(上) (第2/2页)
西路因为吴玠一年前病死,决定由其副手胡世将统领吴璘、杨政与郭浩三个都统制对阵完颜撒离喝;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韩世忠对阵东路的聂黎孛;最重要的中部战场,则由岳飞的“岳家军”、张俊的“行营中护军”,以及刘锜的两万“八字军”分别对阵完颜宗弼率领的金军主力以及李成军。 既然是宋金两国的决胜之战,隶属岳家军的忠义军又怎么能置身事外? 完颜宗弼刚刚举兵时,归附于岳家军的义军首领李宝就率领部众于五月二十四日夜晚突袭宛亭县荆堤扎营的金军,杀死三个千目录和四千夫长金国宗室完颜鹘旋,俘获战马千匹,又在六月二日杀退了前来围剿的金军,为岳飞的第四次北伐开了一个好局。 绍兴十年六月底,梁兴与董荣接到岳飞“渡越黄河,剿杀金贼,占夺州县”的命令,于七月一日到达黄河南岸。初二日,梁兴、董荣又率领忠义军渡河返回黄河北岸,汇合河北豪杰赵云、李进、牛显、张峪等人,一举收复绛州恒曲县,随后又沿着黄河北岸越过孟州王屋县向东进发,他们的目标是驻扎在孟州济源县的金将高太尉。 高太尉在孟州有五千兵马,梁兴与董荣率领忠义军与高太尉等人发生激战,两军从辰时打到午时,金军大败溃逃,梁兴与董荣率军衔尾急追,在十里长的战场上到处可见金军留下的尸身。 高太尉回去之后又调来怀州、孟州和卫州的一万多兵马回头杀向太行忠义军,梁兴等人再次与金军血战,从未时战到酉时,杀散金军十之七八,高太尉再次率领残军溃逃。
连战连捷,忠义军士气大振,但连日鏖战也让将士们疲累不堪,梁兴和董荣决定暂住济源县的燕川修整,修整期间忠义军上下得到了河北民众的大力支援和配合。 “小人虽然因为年纪小,对当时的战争记忆很模糊,但听父亲提过,那时候不管是忠义军还是宋朝的正规军,只要是打金人的,军队所过之处百姓都是拿出家里最好的吃食、腾出最好的屋子竭尽全力地招待,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帮忙打探军情,掩护部队,那真是‘箪食壶浆迎王师’。可惜,眼看大捷在即,岳帅却被十二道金牌招回去了,有谁想过,朝廷的军队一退走,留给忠义军和百姓的是什么?金人会如何对待他们?” 董小乙面容萧瑟,他还不到三十岁,可他如今脸上的神情直如一个历经沧桑的枯槁老人一般,看不到半分生气。 董荣随梁兴出战时,家眷留在太行山下的忠义军堡寨中。梁兴和董荣是六月底出发,然后是闰六月、七月,各个战场传来的都是好消息。 也许冥冥中真有神灵保佑,就在众人都在庆贺即将到来的最终胜利,甚至做好了迎接大宋皇帝回归,重做大宋百姓的准备的时候,董小乙的爷爷突然发疯一般要儿媳带着三个孙子孙女一起离开堡寨。 明明住得好好的,为何却突然要离开?面对儿媳的追问,老头子闷不吭声,只是催促梁小玉立刻收拾东西带着孩子跟自己一起走。到后来甚至惊动了梁兴的夫人亲自来劝,老头子还是不吭气,依然倔强地要走。 梁小玉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在大儿子董从甲的劝说下,梁小玉终于决定带着孩子跟董老头儿一起离开。 董老头儿带着儿媳和三个孙子孙女并没有走远,他绕了一圈,从一条隐秘的小路进了太行山,祖孙三代尽挑隐秘的小路走,忍受着蚊虫的叮咬,担心着猛兽的袭击,最终在半山的一处山洞安顿下来。 几个老弱妇孺,能带的粮食不多,平日里祖孙几人都窝在山洞中,由董老头带着大孙子外出打些猎物补充食物。 梁小玉支使大儿子去问老头,究竟要在山里待多久?董荣回来见不到孩子们着急怎么办? 董老头闷闷地回答:“啥时太平了啥时出去。阿荣知道这个地方,他会来找我们。” 知道丈夫能找到自己和孩子们,梁小玉也就安心了,带着孩子在山洞中安顿下来。为了避免被人发现,梁小玉按照董老头的吩咐,都是夜里烧火做饭,白天都是吃冷食,好在七八月份,气温高,吃冷食也不妨事。 就这样,董老头在一片兵荒马乱中为家人寻得了暂时的宁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