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王召见 (第1/2页)
次日一大早,刘衍睡眼惺忪的从营帐中出来,昨晚的酒宴一直持续到深夜,刘衍喝得晕晕乎乎的才从总督府出来,在苗绍等几个亲卫的陪同下,坐着牛车回到城外大营。 “下次再也不喝这么多了!” 刘衍揉了揉有些胀痛的太阳xue,昨晚喝的都是大盘堡酒坊出产的烧锅酒,喝了两壶,就已经到量了。 “大人。” 苗绍笑着走过来,手里还递过来一个水囊:“这里面是酸汤,听很解酒,大人喝点吧。” 刘衍接过来喝了一大口,果然生津解腻,醉宿之后的不适感顿时消减了许多。 “这是从哪来的?” “城中有卖的,只在早上售卖,属下刚刚派人买回来的。” “有心了。” “大人!” 苗绍凑近镣声道:“大人,咱们何时撤军回去?” 刘衍看着归心似箭的苗绍,诧异的问道:“怎么,你又没有家事,着急回去?” 苗绍笑呵呵的道:“这不是发下了赏银,而后朝廷的封赏也会有,属下想回去托人媒,娶上一房媳妇。” 刘衍顿时来了兴趣,问道:“有合适的人选了吗?” “还没,所以属下才着急啊,急着回去找媒人。属下听灵山卫城有一个闻名的媒婆,经她寻觅,都能找到合适的对家。” 刘衍笑着道:“放心吧,我估计时间不会太久了。” 正话间,刘衍便看到许铭领着一个太监走来,顿时谨慎了起来,对明末的太监也 没有什么好福 “走,咱们过去迎迎。” 刘衍、苗绍走上前去,只见那太监很是谦恭,笑呵呵的双手一摊,道:“杂家见过刘指挥使,刘指挥使如此年轻,却战功卓着,真乃少年英雄啊!” 刘衍笑着抱拳称谢,然后道:“公公是……” “呵呵,杂家是德王府的监管太监,姓王名悦。嗨!是什么监管太监,其实就是德王府上的一个奴才,平日里伺候德王殿下,有事的时候,帮着德王奔走奔走……” 刘衍和许铭、苗绍顿时愣住了,这个太监竟然跟后营千总王越同名! 刘衍礼貌的拦住喋喋不休的监管太监王悦,道:“不知公公此来有何指教?” 王悦笑着道:“呵呵,是德王召见。这不是奴贼撤军了吗,今早卢总督和颜巡抚去谅王府,向德王偿还了部分赊借的钱粮,顺便提起了此战的功臣良将。这头一号大功臣,就首推刘指挥使啊,待到朝廷论功行赏,刘指挥使至少也是个将军了!” 刘衍眼见太监王悦又要喋喋不休起来,便急忙笑着道:“既然是德王殿下召见,那咱们就尽快动身吧。烦劳公公到帐内稍后,我这就去换身衣服,咱们马上出发。” “好!刘指挥使果然是快人快语,杂家喜欢……” 许铭急忙恭敬的将王悦请到中军大帐内,同时刘衍将苗绍拉过来,声道:“我去准备一下,你去准备五十两银子,回 头塞给那个太监。” 苗绍一脸不情愿,嘟囔了一声:“便宜这个死太监了!” 不多时,刘衍换上了一身指挥使的官服,骑着崇祯帝赏赐的战马,与监管太监王悦一起入城,直奔德王府。 刘衍并没有来过德王府,不过也听闻过德王府的一些趣闻,在穿越之前,甚至还曾到济南德王府旅游参观过,只是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德王府,与后世德王府有多大的不同了。 德王府是在元代张荣府的基础上扩建而来的,这个张荣本就是济南人。张荣年轻的时候,济南还是金人统治,为了反抗金饶压迫,张荣率领一众济南人发动起义,义军盘踞黉堂岭与金人大军激战多年。 而后元太祖成吉思汗发动了对金朝的战争,一举拿下山东,张荣随即率五十万大军投靠元军,张荣率先锋部队强渡黄河,夺取战船五十余艘,立下赫赫战功。元太祖授他为金紫光禄大夫,山东行省尚书、兼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所以张荣府邸辉煌,不难想象。 刘衍在太监王悦的陪同下,从德王府正门进入,一路上算是见识到大明藩王府邸的华丽和奢靡。 大明朝对王府建制有严格的规定:藩王府邸只能是紫禁城规制的一半,不能逾越。德王府东西阔一百五十丈二寸二分,南北长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城高二丈九尺,墙厚:下宽六丈,上宽二丈。 王城面积相当于紫禁城 面积的一半偏,实地建筑东起县东巷西至芙蓉街;前对州城主干道,后临厚载门街。 德王府内建有三座大殿,分别称名为承灶、圜殿和存心殿,并建有正宫、东宫、西宫。 王府周围有两丈多高的宫墙,府前立有高大的牌坊,坊额题字\钦承上命\,\世守齐邦\。宫院四面各辟宫门:南门称作\端礼\,东门称作\体仁\,西门称作\遵义\,北门称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