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司徒美堂  (第2/3页)
   这番沉默也等于回答了。    陆时:“我觉得,你们需要一个法律顾问。”    司徒美堂有些懵,    “起诉吗?”    在他看来,起诉属于打不过就告老师的窝囊行为。    陆时:“这次烧了房子,还出了人命,不想上法庭都不校我指的是以后。因为聘请法律顾问是一件长远的事,要从长计议。而且,李先生之前不是对许多律师发出过邀请吗?”    司徒美堂面色微变,    在这件事上,他和李希龄的观点截然相反。    陆时也大概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    履历上看,    司徒美堂1885年拜堂盟誓,那时才不到18岁;    1886年,他因打死了一个吃霸王餐的白人,坐了十个月苦役监;    1894年,另立系统,组织安良堂,以“锄强扶弱、除暴安良”为旗号,快速扩张。    ……    年轻的司徒美堂正是敢打敢拼的年龄,    所以,他将聘请法律顾问视作软弱,并不出人意料。    而李希龄年纪大了,考虑着求稳、洗白,也可以让人理解。    在发展安良堂的方向上,两人思路有些出入。    陆时见司徒美堂脸上阴晴不定,遂摆摆手,道:“我只是随口一,你就当没听到吧。好了,请吧。”    完便要送客。    他对对方没什么好恶,    观点相左,那就请出门便是。    司徒美堂站起身,朝大门的方向走去,    结果,他握住门把手,迟迟没转动,最终还是转过身来,重新坐下,对陆时毕恭毕敬地行礼,    “陆先生,请您指点于我。”    他这个“先生”,是老师的意思,    姿态摆得非常低了。    而且,完后,还弯腰双手举过头顶为陆时奉茶,    陆时哑然,    “这是为何?”    司徒美堂瓮声瓮气地回答:“我书读得不多,所以很多事想不明白。而陆先生是有大学问、大智慧的,定然能为我解惑。”    古德曼听不懂汉语,但是看得懂敬茶,    他声道:“我早,这安良堂跟协胜不一样。他们领头的都是正常人。”    陆时看了看茶杯,没有立即接过,    “事先好,任何事,我都不会出面。”    司徒美堂会意,    “我懂。”    陆时便将茶杯接了,啜饮一口,询问道:“你想问什么?”    司徒美堂道:“为何要请法律顾问?”    陆时:“能在最短时间内,站在维护你权益的角度为伱提供最专业的意见,使你避免或者减少经济损失。有些时候,甚至能消除牢狱之灾。”    这个回答相当官方。    司徒美堂叹气,    “陆先生,您能不能别打官腔,对我们来……”    陆时打断道:“我讲的就是真东西。”    司徒美堂还是一脸的疑惑,    “请法律顾问,真有必要吗?”    陆时:“现在的安良堂有多少人?”    司徒美堂在脑海里估算了一下,    “如果你单指纽约,那大概在1700人。但全美的话,少两万。”    两万的堂会成员,    那对应的华人社区人口规模该有多大?    陆时心中感慨,    华人确实是坚韧,顶着《排华法案》都能在美国落地生根。    他问道:“司徒先生,你难道就没考虑过,在纽约或者波士顿这种地方成立安良总堂、整合各堂口吗?”    司徒美堂:!!!    不由得震惊地看着陆时,    “先生,您……您真是想到我心里去了。我定的地方,就在纽约。”    历史上的三年后,也就是1905年,他在纽约成立了安良总堂。    陆时嘴角勾起,    “你没考虑找法律顾问,是因为你管辖的堂口还没发展到那个规模。可如果一旦成立安良总堂,规模就大了,会出现大量纠纷。其中,有的能用拳头来解决,有的不能。对于不能的那些,出现得多了,赔得多了,你就必须找法律顾问来消除风险了。”    司徒美堂还是一脸懵,    显然没听懂。    陆时只能让旁边的古德曼解释。    后者想了片刻,有些无奈道:“法律顾问的职责太宽泛,所有跟法律沾边的内容,都要提供意见。比如合同、纠纷、风险……”    陆时:“你就举个简单点儿的例子。”    古德曼便:“就比如审查合同,有时候,一个条款可以为客户省几千甚至上万美元。”    司徒美堂听懂了数字。    他低头沉思片刻,    “合同……可问题在于,堂会的那些生意很多都不太干净啊。”    陆时吐槽:“什么疆不太干净’,你明不合法呗。”    司徒美堂倒也光棍,大大方方地承认道:“确实是不合法。这种情况下,还签什么合同?”    陆时看他一眼,    “你准备一直经营烟馆?”    “啊这……”    司徒美堂有些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