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陆教授,你是知道我的  (第3/3页)
内张望着,
    “陆教授……”    眼中写满恳求。    陆时说:“还是老规矩,同一时间,房间内最多容纳五人。”    庞加莱大喜过望,冲了进来。    后面的人这才反应过来,开始争夺大门,    “明明是我先来的!”    “不对,是我先把右脚迈进的大门!”    “我的体毛最早过的门线。”    ……    吵得不可开交。    庞加莱进屋,小声道:“陆教授,我不得不佩服你风格的多变。说实话,你这篇文章中的描写技法非常奇特,很繁复,但又不是《洛丽塔》的那种繁复。”    陆时点头,    “这是重复修辞,莎翁在《麦克白》里用得很多。”    庞加莱也是散文作家,立即想到了,    重复修辞,指的是用两个相同意思的前置状语和后置状语从句来修饰一个宾语,    其本质是一种冗余。    陆时道:“还记得你们和英国学者争论语言精确度的问题吗?”    庞加莱点头,    “那必然是记得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最精确的语言、但是可以有最精确的表达。”    陆时顺着解释:“而冗余便是最简单粗暴的增加精确度的方法。同时,冗余还能增加代入感,营造恐怖氛围。就比如这个雕像,实物摆在你面前,你不一定觉得神秘、不可知,但写成文字就不一样了。”    庞加莱感慨,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所在。”    按理说,越是冗余,越是精确,    而精确是会扼杀想象的。    这就像奇幻,    在纸面上,人们可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可一旦变成舞台剧,想象力顿时便会被牢牢地限制住,框在一个固定的笼子里。    这也是很多金庸迷吐槽电视剧的原因。    而陆时的冗余,效果截然相反。    庞加莱好奇,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陆时问:“什么?”    庞加莱指了指那段描写雕像的文字,念道:    “    ‘它们与雕像的材质及所表达的主题一样,都属于某些极为生僻而且与我们所知的人类截然不同的东西;让人恐惧地联想起某些古老而不洁的生命循环——而在那个循环里,我们的世界、我们的观念完全没有容身之所……’    ”    念着念着,竟有些不寒而栗。    明明只是个雕像啊喂!    陆时笑,    “这其实是一种诡计式的写作技巧,在刻意引导读者胡思乱想。”    说着,他环视房间,    “我可以用最平常的东西来举个例子。”    庞加莱点点头,    “拭目以待。”    陆时的视线扫来扫去,蓦地注意到了房间的角落处竟然摆着一箱瑞德伯格的啤酒。    庞加莱尴尬,    “他们带来的。想着一边喝,一边看你的文章。”    艹!    一万匹草泥马在陆时心中狂奔而过。    这帮人也是没谁了。    他说道:“行吧,那我就用诡计式的写法来描述这一箱冰镇啤酒。”    说完便开始奋笔疾书。    庞加莱凑过来阅读,    ——    长方形的箱子十分怪异,粗糙的几个表面,只有向上的一面敞开着,散发如尸体般的冰冷。    当屋内陷入安静,你便能听到箱子内有“咕噜咕噜”的吞咽声,    但那明显不来自活物!    沉重、压抑、乏味……    呢喃令人窒息。    如果不小心从那寒冷的一面望进去,请立即闭上眼睛!    因为,在里面是十二个彼此交错的金属棒状物,里面盛着不知来历的粘稠的组织液,    这些棒状物的排列宛若一个亵渎的祭坛,正在举行无声的仪式……    ——    庞加莱懵了,    “这特喵的是啤酒?”    他回头看看那个啤酒箱,又看看陆时的文字,    “为什么会有尸体般的冰冷?”    陆时摊手,    “冰镇的嘛~”    庞加莱继续问:“那吞咽声是什么?”    陆时回答道:“冰镇的啤酒在温暖的环境待着,密封不好的话,会‘咕噜咕噜’地冒气泡。”    庞加莱:“……”    他又看了看那行文字,    如果不事先知道是啤酒箱,自己绝对会认定描述的是一个巫术道具。    陆时介绍道:“所以我才说,冗余有时候能增加精确性;有时候则会制造‘美丽的误会’,让读者的想象愈加扭曲,进而被完全地代入到当中。”    庞加莱沉吟良久,    “    我还是更适合数学。就像你说的,    ‘你的眼睛会欺骗你;    你的感觉会欺骗你;    你的经验会欺骗你;    但数学不会,    不会,就是不会!    ’    ”    陆时哈哈大笑,    “对对对!”    屋外的人看他们相谈正欢,终究忍不住了,一股脑涌进来。    陆时撇撇嘴,    “抱歉,都请出去。”    庞加莱的脸瞬间垮了,    “陆教授,你是知道我的。我……”    陆时摇摇头,    “庞加莱先生,我还是不知道你比较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