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气度和胸襟 (第2/4页)
。 “呼~” 威廉二世吐出一口浊气, “陆教授,主动找你相谈真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他的语气没变,还是无比真诚。 陆时没接茬,反而看了一眼蒙森,说道:“蒙森教授,你觉得皇帝陛下将来会如何行动?” 蒙森:??? 怎么也没想到烫手山芋会抛给自己。 他无奈道:“这……我又不是预言家,哪说得准?” 陆时笑, “在中国有句古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蒙森陷入回忆, “这句话我倒是听过……唔……等等!不应该是‘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吗?” 陆时惊讶, 心道, 蒙森不愧是历史大家,不仅仅了解罗马,竟然对《墨子》都有了解。 他解释道:“我说的那句,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 蒙森恍然大悟, “唐太宗?他是懂化用掌故的。他说的话很有道理。” 陆时听得大笑,随后说:“蒙森教授觉得有道理?既如此,那你为何说自己不是预言家呢?写就《罗马史》的人物,总不会是空有虚名之辈。” 这是赤果果的激将, 偏偏蒙森这老头十分单纯,就吃这一套。 他微微挑眉, “哼,那当然。纵观整个欧陆历史,与现在的德意志对应的王朝找不出十个,七、八个总归是有的。它们为了生存空间,最终都走向了一条相同的道路——对外战争。” “……” “……” “……” 现场一片安静,落针可闻。 梅尼克、威廉二世看向蒙森,眼神中满是复杂。 某人未免也太好忽悠了! 陆时摊手, “我什么也没说。” 此言一出口,立即引来了蒙森的凝视, 盯—— 极度的幽怨。 陆时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赶紧道:“不过,有这种想法也正常。而且,我相信皇帝陛下也坚信自己会是胜利的一方。” 威廉二世谨慎地看陆时一眼, “为什么?” 陆时说:“鲁尔山谷里冒出的滚滚浓烟便是底气。你一定……不,应该是所有德国人都认为,德国更具现代化、组织性更强的军队将会轻松粉碎法国和比利时的抵抗。而……” 威廉二世抬手打断, “比利时?为什么有比利时?” 陆时:“……” “你倒是不否认法国啊……” 威廉二世尴尬, 没想到陆时挖了个坑,让自己的想法无意间暴露出来。 陆时继续道: “ ‘奥匈帝国只为我们提供侧翼掩护就够了。在击败西方盟国之后,我会转过身来,横扫老旧的罗斯帝国;之后我们就和战败国缔结和约……’ ” 说这话的时候,完全是威廉二世的语气。 皇帝陛下头都是晕的, 自己确实考虑过跟奥匈合作, 因为逐渐高涨的民族主义正催生奥匈对战争的渴望,巴尔干便是其泻火的方向所在。 但陆时怎么会知道? 更惊人的是,他还前进了一步,连横扫俄国、和战败国缔约都想好了。 这特么…… “我要横扫俄国?” 威廉二世陷入了沉思, 结果,越想越觉得就应该这么搞。 他已经能想象到那些反对者被派到西伯利亚挖土豆的场景了。 但幸好,他还没被冲昏头脑, “英国呢?” 陆时叹了口气, “皇帝陛下觉得呢?” 威廉二世总觉得陆时的话语中包含着某种情绪, 他说:“是了。陆教授是对的。英国不会迫使我们把注意力从法国转移开……” 自己给自己催眠倒是快,都不用陆时说什么。 “啧……” 陆时咋舌。 历史是唯物的, 他或许能改变一些小的细节, 但是,在积少成多之前,某些大事件肯定阻止不了。 他换上法语说道: “ ‘德国人要来就来吧。战争将会很容易,我们庞大的世界性殖民帝国会以压倒性的物资优势阻止德国的攻势,然后摧毁德国的军事力量。德国人还没有强大到能够深入我国领土和挡住我们所有的进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