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吴三畏,你哥吴三桂派鳌拜来帮你造反了!(求月票,求推荐) (第3/3页)
的好事儿!
这种机会,对于温州乡下苦哈哈的绿营兵来说,绝对是千载难逢,于是这帮绿营兵全都咋呼起来了。 “协台,反了吧!” “协台,咱们赶紧把鳌太师请进来吧!” “对,对您二哥将来是要当皇上的,您可就是王爷了,我们就跟着您混了!” 这就要当王爷了,前途真不错啊! 可吴三畏心里头还有那么一丁点对大清的忠心! 只见这吴三畏跺了跺脚,大吼道:“擂鼓,聚兵,关城门!” 可是他手下的人却不这么想。 “嗻!” “协台老爷有令,开城门,迎鳌拜!” “开城门,迎鳌拜了.” 然后就是十几个官兵一拥而上,架着吴三畏就往外走,而这个武状元现在完全已经蒙了,连反抗都忘了,就这样被人给拽了出去。 而那个瑞安知县罗潘也跟着一路小跑在吴三畏身后,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好了,吴协台反了,鳌拜来了.” 这下可不得了,瑞安城中早就在传吴三桂要派鳌拜来帮吴三畏造反了! 瑞安这边都恨清廷沿海迁界,想要反清复明的不在少数,过去只是怕八旗天兵所以才不敢妄动。现在吴三桂把鳌拜派来了,那还有什么不敢干的? 当然了,就算他们不敢反清复明,现在也只能开城投降。 因为温州守城营的战备差到了极点,理论上五六百的员额,实数只三四百,而且一小半还不在军营里,而是挂了个名然后出营去做小买卖了。现在仓促之间,都不知道能不能凑出二百人?突然有上千的红巾军打过来,他们怎么守得住瑞安城? 另外,现在跟着陈永华、刘国轩、何天然开来的这一千红巾军可不全是天地会的人,他们的主力是大员岛上延平王府的精锐和靖南王府的死士! 其中包括五百“铁人军”,二百“铁骑兵”——这些骑兵都是曾养性替靖南王府训练的死兵!剩下的三百人才是天地会的兄弟,由何天然和王忠义领着这些人中的骨干都参加过“平江暴动”,其余也是在暴动后招募的。在撤出苏州府后,他们就在陈永华的安排下躲到了浙江沿海,靠近温州的一座岛屿上,继续由何天然、王忠义训练他们。陈永华还搞来了二百支广东佛山私造的鸟枪,又从大员岛弄来了几门臼炮,把他们装备成了“火器营”。 如果瑞安县城里面的清军硬要死守,臼炮一轰,铁人军一冲,再有曾养性的骑兵把周遭一封锁,那肯定是城破人亡! 被手底下一帮投机不怕篓子大的绿营兵一起架到瑞安县城门外“迎鳌拜”的吴三畏,瞧见浩浩荡荡开过来的骑兵、铁甲兵、火枪兵,惊得连魂都快没了。 这架势,根本就不是乌合之众.甚至都不是大员岛上的海贼!海贼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骑兵? 难不成.吴三桂的大兵真的到了浙江? 可他们是怎么过来的? 这个时候,“迎明王”的歌声,已经在瑞安城内外响了起来。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汉儿难存活。早早开门拜明王,明王来了分田地” 而那个不知道是不是被陈永华用重金给收买了的瑞安知县罗潘,这个时候却已经失去了踪影. 浙江,杭州。 当温州镇的急报被塘马快速送到杭州的浙江总督衙门时,范文程的好儿子,浙江总督范文谟正端坐在自己衙门的书房里,捧着一本《明夷待访录》在翻来覆去地看! 这本书是浙江海宁的名士查伊璜带到杭州来献给范承谟的!据查伊璜说,这本书才是《天下为公论》和《天朝田亩制度》的原版成书时间比《天下为公论》和《天朝田亩制度》要早得多。当然了,书里面的造反精神也稍微小一点。也没有祭出“均田制”的大招。 但是“原君”、“原臣”、“原法”那些东西,基本就是照抄了。 另外,查伊璜还告诉范承谟,那本《明夷待访录》的作者是明朝传下的大儒黄宗羲!而这个黄宗羲和他的甬上证人书院的学生,在不久之前就是“苏州之乱”后没多久,就没了去向,全都人间蒸发了。 很显然,黄宗羲和他的学生们已经投贼附逆去了! 可是贼和逆在哪里呢? 范承谟正想着的时候,他的书房房门突然被人拍响了,然后就是个绍兴口音的声音:“制军大人,不好了,鳌拜和吴三桂的弟弟一起在我们浙江造反了!” 什么?吴三桂的弟弟?范承谟一愣,吴三辅吗?他不是早就死了吗?死了还要反? 他这正发愣呢,那个绍兴师爷又嚷嚷起来了:“制军大人,瑞安营的参将吴三畏原来就是吴三桂的四弟.瑞安已经被反贼占据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