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0章:他逃,他追,他插翅难飞 (第3/3页)
得了应允,休屠弼轻蔑的看了眼众将,顺嘴喷了一句,大步流星退下城头,自行去调兵遣将。 只是这句话弄得人人脸上都不太好看。 什么叫城破之日? 什么又叫必死无疑? 晦气,不会说话可以不说!—— “李将军,胡狗怕是不敢出城了吧?” 江陵城外,三千汉军兵马,无一人发出声响,令行禁止,显示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 一员副将,见着大营差不多立下,便小心翼翼地凑到了李景绩的身旁,满是狐疑的,探问了一句: “放心,会出来的。” 那员副将登时一阵抓耳挠腮。 我是怕东胡人不敢出城吗? 我是怕东胡人出了城,咱们直接败走,营帐白扎了! 李景绩见此,不苟言笑,双目之中,有抹难以言喻的坚定,伸手拍了拍副将厚实的肩膀,轻声道: “不必多心。” 放在四年前,他提出绝北道的战略之后,必然只会领兵阻绝自襄阳而来的援军。 因为那时候,他的用兵还很死板,只会一板一眼的,照搬兵书。 甚至两军交战之时,也是如此,哪怕提前有所布置,战时也会仓促之下,来不及变通。 现在有些不一样了。 他在高州的日子里,从未忘记总结岳少谦的带兵经验。 岳少谦长于机变。 而且不仅是岳少谦,汉军之中,诸多将领,都被他分析了个遍。 哪怕是东胡人的名将,例如张淮阳、乞颜思烈、乞颜金瀚,甚至是刚在荆州交战的刘宾、石周曷聪等人,他都有所学习。 时至今日,总的来说,还是颇有些心得。 副将还想再说些什么,冷不丁却听城头上,鼓号齐鸣中,江陵城西门已然轰然大开。 与此同时,悬挂在城头上的吊桥,也猛然落下,副将立马便住了口,面色肃然的,便往城门处望了过去。 “全军出击!” 筒鼓声阵阵,一员大将已策马率部,冲出了城门。 但并未直接杀向汉军大营,而是就在城外不远处,停了下来,背靠护城河,摆出了个颇为森严的阵势。 将攻未攻,似守非守。 李景绩见此,颇为感叹,只怕这又是哪个东胡大将,但见这阵势,便知颇有能耐。 他也没急着下令调兵,而是一直在默默地观察着敌阵。 等了一阵,休屠弼有些耐不住,便主动发起了进攻。 李景绩这才率军迎敌。 双方军队交织在一起,战鼓声震天,战旗飘扬,刀枪交错。 汉军士兵奋勇冲锋,气势汹涌,但休屠弼所部兵马,也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确实就和李景绩所说的一样,他比之前成长了不少。 并未一触即溃,初一交战便直接落入了下风。 两军厮杀,初一阵竟是有来有回。 不过这其实已经是下风了,毕竟汉军依托大营而守,东胡人在攻。 李景绩眉头紧皱,目光扫过战场,不断思索着对策。 他看到东胡大军阵势严密,层层叠叠,似乎难以攻破,但他并不气馁,而是冷静地寻找敌阵的破绽。 然而并没有找到。 “居然没有破绽.” 李景绩一时间,面色有些难看,只得调度兵马硬守。 只是两军周旋一阵后,他就不得不撤走。 大营守不住啊! “前军变后军,后军变前军,弃营!” 于是乎,李景绩后撤十里。 休屠弼紧追不舍。 两军交战,又是一阵迂回。 李景绩再度后撤十里。 休屠弼继续紧追。 他逃,他追,他插翅难飞。 一直等到近黄昏之时,石周曷先才传来鸣金收兵的号令。 一众军将在城头,眉宇间并没有几分喜色。 要说胜了,他们确实胜了。 休屠弼连追李景绩三十里。 但汉军着实没什么伤亡,那李景绩打仗不行,撤军确实无人能出其右。 而且石周曷先早上派出的大量哨骑,现在也有了消息传回来。 局面着实不容乐观。 “侯君延所部兵马,绕过江水,在北边阻拦了襄阳城的援军。” “乐顺也带着兵马,奇袭了夷陵,屯兵在上游。” “啊……” “大人,难道就没什么好消息吗?” 众将一阵惊疑,着实有点绷不住。 这是绝北道啊!! 就这么几天的功夫,江陵就成孤城了? 石周曷先望了众人一眼,面无表情: “汉军在攻打夷陵的时候,突然生了一场大火,火势延绵七百里。” “驻扎在夷陵的我部守军,虽然在火中无处遁逃,被汉军借着火势,杀得全军覆没。” “但好在没给汉军留下多少粮秣。” 众将:. 差一步就是丢人失地,还供给敌军好吃好喝了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