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旧事_第8章 刘邦第一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刘邦第一战 (第1/2页)

    起义是条不归路,一旦走上这条路,不是刨别人祖坟就是被别人刨祖坟。此时此刻,在刘邦的队伍里,举兵之后到底该怎么干还是很迷茫的,因为谁都没经验,反抗暴秦说得容易,做起来却未必容易。

    在等到当时最杰出的谋略家到来之前,刘邦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当刘邦等人还处于创业初期阶段的兴奋期时,已经有不少眼睛盯上了他们。

    盯上他们的便是秦泗川郡监,为了能捞点功劳,马上率领一千多人马来围剿。刘邦虽然年龄过了初生牛犊这个范围,但在造反心理上是初生牛犊,所以郡监来犯,他真的很高兴,初生牛犊不怕虎啊。本来就想到丰邑外面去打打仗,没想到有人送上门来了。

    还犹豫什么呢,有活干了,兄弟们,cao家伙上。刘邦一声令下。

    古代打仗是很有意思的,攻城的人,会在城门外一字排开,将领骂骂咧咧,什么逆贼啊,草寇啊,反贼啊,那时候能想到的肮脏词语全都会用上,这个过程称之为骂战。若是城里的人坚守不出,挂个免战牌,三国演义里经常看到这玩艺,攻城者基本上就不攻城了,然后就又是一顿大骂加嘲笑,什么妇人,娘们儿。

    这种话在那时候男人听了,会恨的咬牙切齿,天大的侮辱,比老娘被骂还难受,古代爷们儿就是爷们儿,被骂成娘们儿,那可是天大的侮辱。那种感觉就等于现在骂你不会挣钱,穷鬼,没用的男人一样。

    刘邦带着队伍在城门前一字排开迎战。因为并非正规军作战,加之兵少,所以用的是道上的规矩,先由大将单挑。单挑的话,其他人负责在边上看就是了,当然,单挑的战斗比较少,参战人数一多的话主将单挑就容易处于危险境地,也就是说,除非参战双方都是仁义之师,威武之师,数量上可以看着群殴的战斗才会采用单挑的办法。当然,单挑有单挑的规则,即不能以多对单,当然也有特例,比如三英战吕布,那是双方实在差距太大,才可能这样。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跑不赢那就只能呜呼哀哉去地府报道。

    郡监大骂半天,勇力过人的柴武率先受不了了,拍马迎了上去,跟郡监对砍起来。没打多少回合,郡监就开始方寸大乱,他马上贯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原则,二话不说拨马往回跑。因为双方将士都不多,郡监那边更是无将可换,所以在往回跑的过程中,刘邦抓住战机下令追击,樊哙,夏侯婴等人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特别是樊哙,以前杀狗都没这么兴奋过。杀呀,冲呀,那些秦兵跟在郡监后面跑,跑不快的便人头落地,光荣地成了刘邦第一次打仗的统计数字。

    郡监逃到薛县去,缓口气,数一下,才发现跟着回来的只有三四百残兵败卒。没想到刘邦那群反贼那么厉害。

    刘邦第一次打仗就大获全胜,心里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