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_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次复课的长箐中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次复课的长箐中学 (第2/3页)

/br>    但很快,张安躁动的内心,就镇静了下来。

    因为他想明白了,自己只是在村里老老实实待着种地的人,又不开公司买股票。

    即便轨迹变了,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管发生什么事,自己安安逸逸的在这山里舒舒服服的种地。

    谁能影响到自己什么,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家里来了这三香猪之后,张安暂时把它们关在圈房里。

    圈房后面原本就有一块比较大的空地,之前就被张安用篱笆圈了起来。

    这样白就把它们放出去,不担心它们几个提桶跑路。

    那块空地上张安原来就种了许多的青草,这春来了,地上也是葱葱郁郁的一片。

    现在那里已经成为了家里面这些动物的栖息地。

    白它们自己会去后面玩儿,晚上或者下雨的时候,就回到圈房里休息。

    所以现在都不用张安去给它们添食送水。

    日子一过去,到了惊蛰的这一。

    早上的时候,气候还比较正常。

    到了正午的时候,上开始春雷滚滚。

    对于这乍破光的春雷,村里的老人们都异常欣喜。

    “今年看样子,也是个好年头。”

    俗话,惊蛰不打雷,旱到四月头,这句农谚很多人都知道。

    很多人对于惊蛰打不打雷的法,觉得没有的那么玄乎。

    包括那些所谓的专家,一会儿引经据典,一会儿侃侃而谈。

    自以为翻了很多资料,就能的头头是道。

    对此,张安更加相信村里这些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人们。

    虽然他们不来什么依据不依据的法。

    他们这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地里刨食,不什么了如指掌,句经验丰富也不为过。

    他们用自己的人生阅历,见证了过去的这些年的光景。

    哪一年风调雨顺,哪一年又是颗粒无收,他们记的比谁都清楚。

    因为他们真的挨过饿,以前是真的吃不饱饭。

    不管年景的好坏,总不是无声无息的悄然而至,总会有些预兆。

    所以老一辈完全可以凭借丰富的阅历经验,稍微看出一些东西来。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的春雷,从中午到晚上,时不时的来一阵轰隆声。

    一夜之间,伴随着雷声,张安家房后的樱花和桃花逐渐盛开。

    张安一早起来,就发现了山上的果树,开了很多的花。

    这会儿从远处看去,黄土坡上已经开始变得一半白,一半粉。

    “安,你在看什么呢?”王芳起来洗漱的时候,发现儿子已经起来了。

    “妈,我在看后山的果树呢,已经在开花了。”

    张安指了指山上的房后的黄土坡,跟自家母亲话。

    “哟,开花了?”王芳一听,就跑到院子外面来看。

    之前张安在黄土坡种樱桃和桃子,她心里挺担忧的。

    因为黄土坡出了名的栽啥啥不长,种啥啥化苗。

    虽然张安跟她有把握,但她心里真放不下,毕竟那是大几万块钱。

    “真好看,开了这么多。”

    这会儿看到山上漫山遍野的樱花和桃花,心里的担忧也消失不见。

    因为现在眼前的这番场景,代表着山上的树可以正常生长。

    花儿都开了,那结果还会远吗。

    “安,这些苗什么时候开始移栽啊,都长好高了。”

    王芳早上起来,还是先给后院垄沟上的西瓜和草莓的秧苗浇水。

    张安过去看了一眼,这些秧苗已经长出了四到五叶。

    西瓜苗和草莓苗的移栽,首先是要看季节温度。

    今年回温比较早,但看这些回归的燕子就知道,现在已经感觉不到春寒了。

    所以现在的气温已经可以起苗,不用担心它们被冻死。

    另外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看幼苗的大。

    移栽的过程中,肯定会或多或少的损坏幼苗的根部。

    太了,根系生长能力太弱,移栽了成活率不高。

    长的太大了也不行,因为根部已经生长完全,这个时候种下去,恢复期会很长。

    现在这个大就差不多合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