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十三托孤大臣的不同反应  (第1/2页)
    不等其他人说话,朱由校连珠炮继续说道:    “父皇与诸位都知道真相,可是后人难免不知这一个月的情况,万一误解这对父皇与我都是哀痛。    这就是为什么吾师英国公、首辅提议后,父皇与我不便回答。今日李母与三位吾师再提议,我也一定要再次谢而拒绝。然而为了大明之孝,请不要再在八月提议监国一事。”    话一说完,乾清宫内一下子安静下来,好似连呼吸声都显得清晰起来。    大伙都在思考,这话说得太漂亮了。    不仅其他人没法跟进再提议立太子监国,而且现在劝他监国的几个人都感谢了。    这几个人恰恰是他6位老师中的5个,再加一个后母李选侍。    刚才拂了张维贤、方从哲面子的危局,被他云淡风轻般化解了。    而且这个人情和功劳虽然不重,但是就他们几个了。    怎么这好事我给错过了呢?    吏部尚书周嘉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事少谁谁尴尬啊。    “吾儿用心良苦……”    泰昌皇帝身体不行了,控制不住局面,但是脑袋还是清楚的。    要不是在场的外人太多了,他就真憋不住不让眼泪流下。    朱由校也看到了,父子两人眼泪就在眼珠里转来转去,都强憋着劲不让流下来。    就在泰昌和太子的注意力在彼此身上时,内阁次辅刘一璟迅速向侧面点了下头。    杨涟也眼神严肃地看向队列中一人。    “臣附议。”    礼部尚书孙如游开口了。    “东宫天姿英伟,正是社稷之福,监国至关重要,臣万般期盼。于礼来讲当选良辰吉日,正可以在九月初一监国。”    刚升礼部尚书十几天的孙如游,说这话最合适了。    他腰背挺直、声音洪亮,好似是因为刚被提拔,所以特别要表现出来,以显示出忠于泰昌和太子的样子。    其实他已跟刘一璟、杨涟等人商议过,太子监国不可挡,但一定要在太子监国前把事态变得进一步激化。    他们最怕今天就太子监国,算着还需要3天时间完成最后准备。    既然太子自己说八月不合适,那就九月一日喽~    这样还佯装出孙如游挺讨好太子的样子,期待能起到一点让他麻痹大意的作用。    “臣等附议,期待太子九月一日监国。”    “准……”    “臣提议,八月三十日,可封李娘娘为皇贵妃。”    “准……”    随着礼部尚书孙如游的两个提议都很快讨论好,一场看起来非常顺利的托孤会议结束了。    后面几天,泰昌忽然还会召集其中几人过来议事,但是地位与大权的已定,剩下的大多是辽东、财政、赈灾等业务方面的安排。    再临结束之时,泰昌问众人还有什么事。    已经用脑非常疲劳的众人都有点累,但是刚才觉得没啥表现的老天官吏部尚书周嘉谟清了清嗓子。    “臣日夜担心陛下的病情,今日见陛下感觉圣体不久一定会好转,期盼陛下一定耐心养病必能康复。”    泰昌回以感谢的微笑。    次辅刘一璟眼中一亮,知道把泰昌身体说得好一些,后面再恶化,可以由此制造大案,是立功夺权扬名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