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找对人的重要性! (第2/2页)
赵原开始阐述自己的手术方案。 下面的医生听得仔细。 赵原受到唐金的影响,方案风格带着浓郁的梅奥气息。 从手术开始,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会说得仔细。 绝不是信口开河,要把手术失败的几率明确标注出来。 还得引经据典,找出相对应的某个富豪曾经的病历来做对比。 这种方式放在专业人士眼中,有些太过于功利了。 因为不是给普通病人做的手术方案,是给有钱人做的手术方案。 但,这个场景很适合,赵原要让患者和患者家属看得明白,能够接受。 患者和家属看不懂具体的细节,但看得懂数据,大量的数据充斥其中,瞬间就觉得高大上。 其实专业人士知道,数据没点卵用。 数据是一个群体指标,放到个体身上意义不大。 当然,除了充满忽悠的气息,涉及专业部分,赵原也是审慎对待的。 方案都能听得懂,但怎么做,听众心里没谱儿。 涉及筷子手法和原位骨瓣术,这两个可是赵原的独门绝活。 总而言之,手术方案讲得不错,算是压住了场面。 …… 翌日,清晨。
赵原昨天休息得不错,在酒店的餐厅吃了一份牛腩面,随后前往皇坛医院。 病人家属将老人送到手术室。 汪思齐坐在椅子上心神不宁。 尹雪将手放在汪思齐的手背上,“放心吧,会没事的。” 汪思齐看着尹雪满是关切的眼神,心情微暖。 妻子虽然跟老妈战斗了几十年,但在这个关键时刻,妻子还是表现出了内心的善良。 赵原走进手术室,器械护士和一助都是自己的人,其他都由皇坛医院提供。 程教授换好手术服,拍了拍赵原的肩膀。 虽然他不会下场,但会为赵原站台。 皇坛医院的医生们对赵原羡慕不已,赵原上辈子肯定是个大善人,否则,怎么会让皇坛医院的台柱子对他这么好! “麻醉医生,在合适的时候,我需要让患者清醒。” “是!” “打起精神!手术的时间不会太长,但注意力一定要集中。” 所有医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了。 赵氏原位骨瓣术! 众人眼睛一亮。 神经内镜经鼻颅底手术在30年前首创于北美,颠覆了传统的开颅手术。 以前,开颅切口大、损伤大、恢复慢,而神经内镜经鼻颅底手术是“内镜”手术的一种,只需经患者鼻腔开一个小孔,进入颅底就能切除肿瘤,可谓重大进步。 然后,这个技术有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经鼻腔开一个小孔进入颅底切除肿瘤后,这个孔怎么补? 颅底对人脑的作用就好比一口锅的锅底。 锅底有孔的话,锅内的水会漏,要知道颅内还装满了脑脊液! 几十年来,各国的医生各自出完善的“补锅”之策。 可始终有10-15%的概率会发生脑脊液漏和随之而来的严重颅内感染。 赵原的办法是原厂原件,手术结束,还原修补。 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文献可参考! 常规做法是,用高速磨钻“粉碎”局部颅底,打一个“孔”,骨头如同纸张,高速磨钻稍微触碰,就成粉末! 如今赵原要将最薄处仅1毫米的骨头保留下来,完整“切开”,做完手术再还回去。 这块骨头周围有人体的颈动脉、视神经! 因而,取骨好比登天之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