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8章 堡宗:相煎何太急!嘉靖二十五年!(5.4K求月票!)  (第1/3页)
    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正文卷第88章堡宗:相煎何太急!嘉靖二十五年!谁要骟朕?!    一语惊醒梦中人。    原本才刚刚有回转,意识还处在迷糊之间的景泰帝。    在听到‘骟’字的那一瞬间,从头到脚都是一阵发麻,完全醒了过来。    他还以为是朱祁镇为了报复自己,专门派人来骟了自己。    就差一点,自己就成了史上第一个丢了jer的皇帝。    哐当。    当朱祁钰睁眼的那一瞬间,连带这位新手骟匠在内的一众小宦官,吓得扑通扑通就跪了下去。    “陛下…!”    “您终于醒了~!”    “可是把老奴给吓死了。”    兴安太监激动的热泪盈眶,连忙上手扶起朱祁钰。    有明一朝,司礼监掌印太监都是和皇帝绑定的,皇帝活着,荣光无限,皇帝崩了,就只能去给大行皇帝守陵。    而这位兴安太监更是心里明白,现在太上皇复辟,他怕是连陵都没得守。    被兴安太监扶起靠床坐着的朱祁钰深吸了口气,捂着胃的位置紧蹙着眉头,感觉绞痛难忍,整个人的体感更是一阵头重脚轻。    他静静靠着,低头沉默着。    沉闷的气压,让兴安这个老太监都不敢多言一声。    呼…    一声长长的呼气。    朱祁钰眼神中的戾色,在这一刻,荡散一空。    尤其是在经历过刚才的那一场吐血昏阙之后,朱祁钰也是彻底想通了。    既然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夺门已成事实,就算自己再怎么愤怒也是无用。    更何况…    这位景泰帝,突然笑了,似是喃喃自语,又似是在问身边的老太监。    “朕若崩,天下何如,社稷何如。”    “这…”    兴安老太监自然不敢回答。    当愤怒回归到平静之后,这位景泰帝心中第一时间想的是,倘若自己真的驾崩之后,这江山、这天下、这社稷怎么办。    “或许由他来做这个皇帝,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父皇当年选的他,那个位置,也本就是属于他。”    念及至此,他的心,彻底平静了。    而且作为一个绝后又病重的皇帝,他其实也没得选择。    百官群臣要立朱见深为太子,而他今天之所以打算临朝,也就是因为打算接受群臣谏言,顺水答应册立朱见深。    对朱祁钰而言,朱见深登基和朱祁镇登基,本质上没多大区别。    “朕想出去走走。”    “哎,陛下轻些。”    兴安小心翼翼的扶住朱祁钰。    当双脚刚刚落在,小宦官为景泰帝穿鞋之时,下意识间,坐在床榻上的景泰帝抬头望去。    这暖阁之内的窗畔香炉旁,有两道站着的身影映入眼中,其中一个他断定自己从未见过,而另一个,朱祁钰那模糊的童年记忆很快就告诉了他答案。    朱祁钰,笑了,笑得极为开心。    “看来朕果真是大限将至了。”    “竟是望见了先帝。”    眼眸混浊,景泰帝缓缓抬起了手。    他还记得小时候,父皇很少来看自己,而每次自己去问安的时候,都能望着父皇牵住大哥的手,逗着大哥玩笑。    那一刻的他,是多么的渴望被牵住的人是自己。    “爹,你是来带我回家了吗?”    御极天下,登基为帝八年,在这座孤寂的城中,朱祁钰从未觉得这紫禁城是他的家。    身困于权欲之间,早已忘记了身在何方。    朱祁钰声音传出包括兴安太监在内的这一众宦官都是一愣,这帮宦官下意识顺着朱祁钰的目光望去,小宦官们还好,大多都是景泰年间进宫,并不认得来人。    可是兴安这些老宦官,则是一个个惊的瞳孔一缩,扑通扑通就是跪了下去,吓得那叫一个头皮发麻。    “先,先帝!”    皆是伏首在地,不敢仰身,心中都念着阿弥陀佛,想着回去之后一定要给佛祖烧点香。    ‘这个景泰帝,比我预想中的要好上很多。’    季伯鹰望着坐在床榻边,脸骨瘦削的景泰帝朱祁钰,能在垂危之际还心系天下。    仅此一点,景泰朱祁钰就能当得起一句明君,比那堡宗强上不知多少。    后世之史学,大多都将景泰朱祁钰归为平庸软弱之主。    甚至有一些普及读物,宁可将堡宗洗白成受人蛊惑的白莲花,也要将景泰帝给黑成心机小人。    以至于对历史了解不深的后世之人,对这位景泰帝的第一感觉就是每天啥也不干,从早到晚忙得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给自个儿子立储。    影视剧更是扯淡,景泰帝不修边幅,连衣冠头发都是乱的。    可季伯鹰想给朱祁钰的评价:景泰帝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好皇帝。    对外。    北平保卫之战,世人都将功劳归在于谦之身,大多忽略了景泰这个皇帝。    可实际则不然,一艘风雨中飘摇的船,如果没有一个稳住大盘的船长,就算舵手再厉害,也是逃不过翻船的命运。    没有景泰帝,就没有北平保卫之战的大胜,这一点,几乎没有任何争议。    所以说,宝刀固然锋利。    但用这把刀的人,才是更为重要。    对内。    于谦、李贤、商辂、王越、王文、陈循等等等…    这一众在后世留名的能臣,丝毫不逊色于历史上的任何一朝,唯一宠信的宦官兴安还是个老实人,连于谦都为之称赞。    礼贤下士、用人不疑,善待臣民、体恤百姓,等等等之类的溢美词,就不需过多言表了。    不论对内还是对外,景泰帝都能够称得上一句明君,他朱祁钰无愧于大明列祖列宗。    而之所以说他是个好人,更好理解。    如果景泰朱祁钰并非仁厚之辈,朱祁镇还想夺门?    一个在职大权在握的皇帝,真心要干,还能干不了一个棒槌?    这要是换了大唐李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