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首辅_第三百三十四章 假和尚立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四章 假和尚立功 (第1/2页)

    布衣首辅第三百三十四章假和尚立功西安府的变乱被镇压后,程将军带着余众南逃,大护法罗右子攻打仓库这路也极为坎坷。

    一来荒野上集结人手更不方便,二来他这边精兵强将更少战斗力本就不高,本就为劫掠临时组织的,没想到库区守卫得到消息已经戒备起来,加之不久武安军骑兵到达,众人一哄而散。

    罗护法只好带了百来个人东逃西窜,最后就剩下三个随从。那哥仨一琢磨将他捆了到就近的巡检司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程将军在汉中大山里转了一个多月,身边只剩几十个人,汉中方面黄道教势力较弱,兴风作浪不容易。

    在团练和巡检司搜山的压力下,这些人起了内讧,程将军被杀,人头由汉中知府传到西安,大家知道这场叛乱完全被熄灭了。

    后来审讯、甄别过程中,大家才知道,他们本想动员五万人!

    谁知封锁关渡、工厂招工、新钞发行、官府冻结土地交易、大兴道路等设施建设的系列举措使最终参加叛乱的百姓人数远低于这个数字。

    而且几路周边县的人马见官军已采取严密防卫,知道不妙就悄悄缩了回去,根本没有积极参与行动,这也严重削弱了进攻的力量。

    蒋存理等人知道「五万」这个数字后都出身冷汗,连说想不到。工商举措竟能利于平叛,在他们这些官僚来说真是从未想到的事情。

    但在李丹看来,黄道教能蛊惑人原因就在经济活力不足,百姓缺吃少穿因此积累怨气,黄道教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出气筒而已。

    封上这个筒,官府因势利导让闲散劳力得到释放,百姓有了收入渠道,邪教也就失去忽悠的根基。有饭吃、有钱挣、有上升的空间,谁还没事自己找死玩?

    甚至富平那边已经出现原黄道教头目主动向巡检司自首,就是个很好的说明案例。李丹相信以后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当然,不吱声就脱离邪教的也不少!

    铜川北印台山上新建了个劳役营,夯土墙外三面都是十几丈的崖壁,墙内正热火朝天地开建房屋、茅厕等设施。

    这里本来是前宋的古战场,属于金锁关后方提供支撑的堡寨之一,现存土墙最低处有八尺高,最高处一丈二尺,上面最窄处道宽六尺,最宽近八尺。

    周长约两里,里面开阔平坦。有残存的粮囤和房屋可利用,所以被铜川团练使周渔一眼相中,决定修整、增筑后当作新劳役营使用。

    新劳役营要用来安置马上送到的俘虏,不是两个月前西安的俘虏,是数日前在黄陵投降的黄道教教众。

    西安的事件爆发出来后,陕甘宁边各地都有教徒闹起来,大家才知道原来那个少天师说什么弥勒降世、天地翻覆的预言,而且时间就在夏季第一场雨和第三场雨之间。

    胡说什么这三场雨是天王洒下的甘霖,雨水淋过可以化为甲胄,参与起事后转生即为天兵等等。所以各地起事时间不同,乃是受了雨水影响的缘故。

    黑三哥和他的部下大概也淋过雨,所以向北攻打延安府,结果两路官军夹击使其大败,不但如此,宜君还被背后的官军给收复了。见黑三阵亡,余众害怕。

    加上后来甘行、罗右子、程将军的首级传送到这里,得知西安平定、藏在格丹寺里的大法师被擒,叛乱者们上下大哗惊恐不已。

    官府传檄要他们投降,降者一律免死,但依情节轻重服劳役而已。大家商量一番,又见官军步步紧逼,好死不如赖活着,既然官府同意给生路,那就降吧。

    缴械投降的三千人,除骨干分子另行拘押外,大多数要被送到印台山来服役。

    这座劳役营设计上是轻罪劳役,他们将为周边的矿山、水泥厂和陶瓷窑厂提供辅助性劳动,比如石灰矿、陶土矿

    等,另外还将有容纳女犯的被服厂和一个陶器制作厂。

    设计最大容量是四千人。

    由于都是轻罪犯,这些人虽然分片居住,但里面公厕、盥洗室、食堂等设施都是健全的,甚至还有个运动场,可以举办蹴鞠和相扑活动。

    假和尚怀圣由于前面的功劳被从轻发落,派到这个营地来。一则他可以继续做法事,假和尚转正成真和尚,二则继续为翼龙卫监视这些人,这三嘛他兼了个库房的差事。

    新来的犯人都要到他这里来领服装,私人物品收存,旧衣服烧掉,洗澡更衣后才能进入营地。这么一来,每个新人他都是第一个认识的,利于完成任务。

    俘虏们还未到,先从各个巡检司搜罗来一批人,这些人或是没有路条被拦下的违规者,或是逃税、漏税被发现判处拘役的人。

    他们要在营地里帮助整修房屋、地基,加固围墙并重修垛口、女墙,挖公厕、平整路面等。

    「姓名、籍贯、有没有胎记和刺青?在家干什么、有何特长……?」登记的巡检一连串问题后记录下回答,然后便将人打发到后面去领衣服。

    这个时候假和尚最高兴,他不但可以认识新来的人,还能见到女犯或被连坐的犯人家属,所以这个时候他总是起劲的,有时还会安慰哭哭啼啼的小娘们几句。

    「恁俩是不是有病?好好的路不走,非要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人家给写的是到太安镇,恁俩跑到宜君去做甚?是不是经背得太多,人都傻了?」

    巡检的大声呵斥惊动了所有人,怀圣不知他为何事火冒三丈,竖起耳朵听会儿,才了解个大概其。

    原来是两个僧侣,数个月前路引令刚发布时就曾被这位巡检扣住,不知为何辗转于蒲州、耀州各地,被多个劳役所拘过后,两个月前这位巡检又给他俩开了新的路引。

    结果他们在金锁关再次被扣住,服役后被放走在杨庄撞到团练,人家一查他俩是「惯犯」,于是不客气地开出了重罚的罚单给送到这里。

    这下要滞留三个月才能再上路。听了这两个笨和尚的故事众人爆发出大笑:「咳你们到底想去哪儿呀,实话实说不就没这等事?」

    怀圣也觉得好笑,心想这俩还不如我这假和尚明白呢!这时就听其中一人用浑厚的嗓音回答:

    「云游天下而已,哪有什么目的地。阿弥陀佛,总之服役也好、上路也罢,有顿斋饭心安是家。贫僧倒不在乎是不是干活的。」

    怀圣听这嗓音心里「咯噔」下,立时呆住了。

    「恁不在乎,额在乎!这一遍遍地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