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一章 敌人有五万 (第3/3页)
class='gcontent2'> 听他问话,几个人凑在一处议论。李丹也不插话,坐下打开姚潢的书信来看。 姚潢在信里附上了四张按李丹要求用混合彩色棉纤维制成的样纸,纸上有飞鹤、祥云的水印。他介绍说水印制作成功,且图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但发现造纸时棉花掺入过多会影响票面的挺括和印刷的效果,水印也很难成功,后来顾连建议降低棉花含量并将水印压辊改为铅质,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李丹看后微笑,也许不急着发行新币从另一个角度讲是好事。 于是提笔回信,让他转告张文和,建议给予顾连下月发双薪的奖励。 同时给温禾写信,让他要更多推敲和研究纸币发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策略,并告知了与吴茂谈及此事时提到的内地货物涌入可能带来的压力等。 正写着,李勤喊报告求见,进来以后告诉他两件事: 一件是佟宝瑞和秦驼的部队已经调动完毕,派人过河来联络了。 另一件是辽镇指挥佥事肖云贵带领辽阳右卫和顾大、赖五宝训练指挥的辽镇团练一团已经越过边墙。 李丹点点头表示知道。李勤见兄长无话,敬个礼又退了出去。 他跟着赴辽一直在做参谋的活计,眼看大战将起,心中难免痒痒可又不敢打搅兄长,只好在旁悄悄观察,看他怎么指挥的。 李丹也怕他无事做,所以交给他任务,让李勤负责写战地日志,记录每天发生的情况、自己的指令、部将的汇报等。 忽然,那边商议的几个人争执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李丹放下笔走过去,在铺着地图的长桌前站住,问:「什么情况,你们在争什么呢?」 几个人都有点不好意思,娄世杰抱拳:「抱歉,大约是我声音太大,惊 扰了大人。」李丹摆摆手,然后请他继续。 「我们在争论究竟放多少敌人进来。」娄世杰说:「大人的意思,这里的部队还不能全拉到上边去,海州卫要留下,那我们只有两万五千人可用。 卑职认为宽泛一些放两万敌人过河足矣,再多只怕就吃不下了。但是赵参军和杨大人以为还可再多放些,三万人也可以的。我们就是因此在争执。」 「嗯,杨大人为何觉得可以放三万人过河呢?」李丹问杨大意。 「那天我们看到的情形,我估计弟里篾失留下一万人继续围城,然后最多也就带四万人南下,放三万人过来佟、秦两位将军那边压力会小很多。 而且我们有备打无备,他人多点也不要紧,咱们应该可以扛得住!」 「杨大人,应该可以这样的话不能说,眨眼之间就是伤亡啊!咱们虽有两万五千人,但是前边打阻击的只有一万,其余都是预备队,也就是说这一万人要面对三万人的进攻。 最后总攻的时候其余部队才会上的。」娄世杰认真地说:「如果是放三万人过来,那就得做好一对三的准备!」 这话说完,其余人也明白过来。吴茂说:「此战大人的意图是在南岸防御阻击并吸引敌人注意力,以便佟、秦两军从巨流河上游截断其归途,最终将这路敌人歼灭于柳河口。 所以吸引和截断是两个关键。摆在前面人多了会把对方吓住,人太少又怕挡不住,这个一万人我看比较合适,若再增兵反而不好。 总攻的人手就会不足。而假使留在对岸的敌人太多,回逃时两位将军截不住,让他们逃回海子边大营去也是麻烦! 我赞成放三万人过河,但正如娄大人所说,一定要做好迎击这么多敌人的准备!」 李丹看眼身边没开口的杨悟,问:「杨兄有何见教?」 「谁说敌人只有四万?」杨悟两眼看看错愕的众人,黑纱后面的嘴唇翕动着: 「我要是弟里篾失那小子,就去找也必再要一万人,然后让新人围城,把自己的队伍全部带上南下!如果这么考虑,那他应该有五万人才对,而不是四万!」 李丹哈哈大笑,拍着杨悟的肩头指着众人:「瞧,你们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单相思呢,这才是站在敌人的角度思考。 别忘了厄古人是部族军事制度,弟里篾失从也必的嘴里拿到五万人,他怎么可能还一万?也不可能自己南下,丢一万在后面百里之外嘛,他一定会带上的! 所以你们看着,我们要面对五万敌人,要用这个数目去思考!」 「人最容易沿着自己的思路毫无压力地思考下去,全然不知其实这个世界不是你说了算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