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梦境的起始  (第1/3页)
    “安家宜,醒来…...”    一个略带外国口音,清脆甜美的少女声音,呼唤着这个名字。    “安家宜,醒来......”    朦胧之间,半梦半醒,听到呼唤的安家宜似乎醒了,但又似乎还在睡着;    一种飘荡在水面上的悬浮感占据了他的意识,舒适,平和,宁静。    “安家宜,醒来......”    第三声呼唤之后,睡梦之中的安家宜被一股剧烈的失重感压制,像是被人从万米高空突然拉拽,直坠地面。    这下总算是被唤醒了。    “吓了一跳,哎呀......我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    稳稳了心神,安家宜的头脑逐渐清楚起来:“我应该正在宿舍里睡觉呢吧。”    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正好是午夜十二点钟。    扫视了一圈,宿舍的窗户半开着。    窗外的月光、路灯的灯光和远处商店街隐隐的霓虹灯的光晕交汇在一起,织成一副朦胧暧昧的油画。    屋里四张床铺上,稳稳地睡着同一宿舍的四个人,一切如常。    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哪里不对劲?    为什么四张床上,睡着四个人?    想到这点,安家宜的冷汗冒了出来。    回身看到,他的床上,还睡着一个“安家宜”。    如果那个“安家宜”睡在床上,那现在这个正在思考的,又是谁呢?    他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的双手,双手的边缘轮廓不那么清晰,有一股橡胶的弹性质感,又有一种毛玻璃般的透明感。    再看看周围的环境,所有的事物似乎都在散发着一种微微明亮的光晕。    特别是躺在床上的同宿舍里另外三个人,虽然颜色和亮度各不相同,但总的看,他们身体发出的光晕是明亮的,仿佛很有活力一般不停地跃动着。    看看躺在床上的那具名叫“安家宜”的躯体,再看看此时此刻自己微微透明的双手,一股无法抑制的激动感从安家宜的胸口喷薄而出。    “难道我真的做到了?”喜悦与兴奋压倒了一切其他的感觉,安家宜几乎要无声地大喊了:“我真的做到了!我终于证明我所经历过的都是真的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要想解释清楚当下的情况,需要回溯一点时间。    作为一名非常普通、略有点内向的文科专业大学男生,安家宜一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    他天生能够清晰地记住每次梦境。    这种特异体质并没有带给他任何好处;恰恰相反,他从小就蒙在被称为“怪胎”的阴影中。    其实说起来,记住梦境这件事,原本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就是能记住梦境么?    可是,仔细想来,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够在清晨醒来时,完整、清晰、彻底地记住昨夜的梦境呢?    一个人一夜之间要做一到两个小时的梦。    不管梦里的世界多么离奇,不管梦中的情节多么奇幻,正在做梦的那个人都会坦然接受,把遭遇的一切当做现实来应对;    直到醒来之后,可能会稍微回味一下:“哎呀,昨天夜里做了一个疯狂的梦。大概情节是......是什么来着?算了,随它去吧......”    而安家宜却能够像体验现实一样,牢牢记住夜里一小时左右的梦境。    这种感觉大概是,他每天比同龄人多活了一个多小时的时光。    从小对这种事习以为常的安家宜,一直以为,“记住自己的梦境”是每个人的本能。    直到有一天,他震惊地发现,居然几乎这世上的所有人都没办法记住自己做过什么梦。    换句话说,几乎这世上的所有人都没办法把梦中的体验算到自己切实的人生体验当中。    童年的时候,每当他信誓旦旦地说出,自己在梦中真的体验到一次又一次奇遇,周围的孩子全都会嘲笑他,说他是个吹牛大王,是个骗子。    长大一些了,当他用一种实事求是地语气谈论到梦中的经历时,周围人也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    mama更是试图想要把他送到精神科检查一下,看看他是不是由于学习压力太大而产生了妄想症。    而爸爸则会轻松地戏谑说:“不过就是青春期到了,男孩子嘛,正常的。”    “你们为什么都不相信我?到底是我出了问题,确实在白日妄想;还是你们被蒙蔽了双眼,不能见到真相?”    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多年。    每天“比同龄人多活了一个多小时”的安家宜,虽然变得有些内向,但并不蠢。    他逐渐明白了一件事——人们的内心并不相通,自己所见、所感、所想并无法让别人接受。    非常偶然的,爱读书的他读到卡尔·荣格关于梦境的研究和解析。    这给他带来很大惊喜:“原来世间真的有与我相同的人,原来我所经历的一切并不是青春期的妄想!”    于是,安家宜开始搜集各种各样关于边缘心理学的古怪书籍,希望在这些书中,找到自己关于“梦境与现实的边界”这个困惑的答案。    安家宜的女朋友张萌,也喜爱稀奇古怪的读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