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八章 布丽吉特完成、好莱坞的熟面孔 (第2/5页)
牌加入,显然潘笛笙制定的合作框架还是很吸引人的。 想到这里,羽生秀树问,“他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对外公布。” 金田七世回答,“他希望我们在九月五号tgc秋冬时装秀举行后再宣布。” 羽生秀树立刻明白,潘笛笙这是打算借着tgc秋冬时装秀的热度,扩大授权框架的影响力,帮助笛笙集团拉升供股之后的股价。 这时,金田七世又说,“那位潘先生建议我们,在今年的tgc的秋冬时装秀上,就引入亚洲其他地区的模特,说这样能快速增强tgc的在亚洲的整体影响力。” 按照原本的计划,tgc在秋冬时装秀只会增加播放区域,引入海外模特将会放到明年开始。 现在潘笛笙建议今年就引入,也难怪金田七世会向他汇报呢。 明显是打算让他帮忙出个主意。 羽生秀树想了想说,“可以少量引入,试探一下市场反应,做好舆论引导。” “我明白了。”金田七世也是老媒体人,自然理解羽生秀树话里的意思。 不管tgc未来在海外的前景有多么好,但现在的tgc刚刚起步,还是要依靠霓虹本土的支持者。 因此引入海外模特,肯定是要塑造出海外心向tgc的感觉。 毕竟泡沫时期的霓虹社会氛围,正是霓虹人自信心最为膨胀的时候,必须要照顾霓虹支持者的心理感受。 金田七世的电话结束,紧跟着他又接到了来自神保英一的电话。 对方主要向他汇报资金运作的情况。 不影响关键运转的资金,在九月份肯定都能撤出来。 羽生秀树了解之后,紧跟着下达了后续的安排。 比如关注德国以及阿美利卡的金融政策。 1987年的股灾虽然突然,但还是有很多预兆的,比如德国不满货币升值,美联储持续上调利率,以及阿美利卡国会提议立法终止公司收购融资的税收优惠等等。 虽然神保英一没法休假,但听到能搞事情后,这家伙还是相当兴奋的,立刻便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 挂掉神保英一的电话之后,羽生秀树趁着亚洲区时差正合适,顺手完成了渣男的日常任务,给几个美人全打电话嘘寒问暖了一遍。 忙活完这些,羽生秀树吃过午饭便钻进书房忙创作去了。 前前后后几个月时间,羽生秀树这部本是为了应付法国主编安娜伊的儿童奇幻《brigitte》,终于也到了收尾的时候。 书稿之上,羽生秀树写下最后一段文字。 【伴随着mama的歌声,布丽吉特躺在她的小床上。 闭上眼睛后,那个奇幻的世界再也没有出现。 尽管大人们都不相信她的话,可布丽吉特却知道,那一切都是真的。 耳边,是mama的歌声。 一闪一闪亮晶晶 神奇可爱的小星星 高高挂在天空中 好像宝石放光明 …… 布丽吉特看向窗外,一闪一闪的星星,仿佛变成了一个个熟悉之人,在夜空中望着她。 是善良的钟表先生,是睿智的阿不思院长,是勇敢的狮鹫女士……】 呼—— 放下笔,羽生秀树长舒一口气。 这部虽然参考了很多元素,但却是由他原创的作品,终于完成了。 他虽然不敢说这是一部多么优秀的作品。 但至少在他看来,善良勇敢正直的少女布丽吉特,完成了一段堪称瑰丽奇幻的冒险。 在如今这个时代,应该算是一个新奇好看的故事。 在书的最后,布丽吉特母亲所唱的民谣,当然是大名鼎鼎的《一闪一闪小星星》了。 之所以选择这首歌,是因为这首源自法国《mama请听我说》的民谣,不但有莫扎特的变奏曲,而且在全世界有版本众多。 到时候无论这本书翻译成什么语言,都能配上相应国家的版本。 整理好书稿,羽生秀树看了看时间,便开始收拾起自己的外表,换上出席正式场合的衣服。 他可没有忘了在今天晚上,还有电影和电视制片人联盟的招待会。 坐上劳斯莱斯,羽生秀树先前往了世纪城的云上影业。 之所以来这里,不单单是为了接弗雷德·韦伯。 也是为了用办公区的复印机,复印刚刚创作完的书稿。 接下来,羽生秀树又发了一封给自己的邮件,邮递的则是新书的原稿。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邮件上带有时间的邮戳。 至此,这个邮局封装的原件他不会拆封。 他会安排助理带着复印件,前去法国找编辑安娜伊,由对方完成最后的校对,制定最后的发行工作。 一旦那边对书稿动什么歪心思,那他在阿美利卡未拆封的原稿,就是最重要的证据。 当然,阿歇特图文出版社多半不会乱来,毕竟羽生秀树可不是什么普通作家。 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与其相信别人的节cao,不如自己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忙完这些,羽生秀树这才带着第一时间收到的邮件,然后与弗雷德·韦伯一起前往了比弗利的希尔顿酒店。 在路上,弗雷德·韦伯也开始详细的为羽生秀树介绍起今天的活动。 按照弗雷德韦伯所说,这场招待会,只能算是电影和电视制片人联盟的半官方活动。 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好莱坞缺少拍摄资金的现状,帮助投资者与制片方牵线搭桥。 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大成本动作片的兴起,演员片酬不断上涨的同时,制片成本也跟着水涨船高。 时间回拨到七十年代,那时候最顶尖的男演员,片酬也不过在五百万美元左右打转。 可1978年,当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凭借影片《永不低头》拿到1200万美元的片酬后,演员片酬的涨幅便一发不可收拾。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史泰龙和施瓦辛格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开始把顶级男演员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