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6、哥谭最大的秘密 (第2/3页)
r> 不然,这个家伙为什么总是出现在犯罪相关的报刊上呢。 这家伙是个罪犯,仅此而已。 而当时乔纳森对蝙蝠侠的“诊断”是:这是一个讨厌孤独,又享受孤独。有能力远离孤独,但一直主动亲近孤独的家伙。 真是怪物。 而进入到阿卡姆之后,乔纳森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他发现了更多有关蝙蝠侠的有趣的地方。 比如,极强的原则性。 阿卡姆有不少乔纳森这样的病人,而更多的,是被那位蝙蝠侠送进来的病人。 他们统一的特点就是,遭受了足以致命的毒打,但又偏偏没死。 那个家伙是有意这样做的。 为什么呢? 因为他在尝试着对抗自己!在限制自己,压迫自己! 乔纳森几乎可以肯定,蝙蝠侠在动手的时候,每一次,是每一次!绝对都是抱着杀死对方的想法去攻击敌人的。 但是,他每一次都忍住了。 每一次。 强大的自制力,意味着他对抗的东西,那个源自他心底的东西,同样强大,而又令人……恐惧。 蝙蝠侠,他在恐惧他自己…… 得出这一结论的那天晚上,乔纳森惊喜的甚至无法入眠。 那是何等有趣,何等怪异的存在啊。 借由这样的理论前提,哥谭大学曾经最出色的心理学教授,乔纳森克莱恩先生,得出了另一个有趣的结论。 蝙蝠的造型,蝙蝠的标识,蝙蝠车、蝙蝠镖、蝙蝠信号灯、蝙蝠蝙蝠蝙蝠…… 这种程度,已经不能简单的说成是刻意了,这简直就是在主动为自己打上思维钢印。 可是,为什么呢。 这个家伙,这个横行于哥谭夜空的恶灵,蝙蝠侠,好像对抗着的,不光是内心深处的自己,还有其他的东西。 他在恐惧的,还有蝙蝠! 蝙蝠侠恐惧自己,还恐惧蝙蝠! 天哪!这个世界还会有比他更扭曲,更有趣,更值得研究和享受恐惧毒气的家伙么?! ………… 也就是从那个夜晚开始,从得知了一切的时候开始,和蝙蝠侠本来素无往来,也并无什么仇怨的乔纳森决定,蝙蝠侠,一定要死在他的手里,一定要死在恐惧毒气的笼罩中。 在一遍一遍的憧憬着自己杀死蝙蝠侠的时候会有多么的有趣,会看到,听到多么令人震撼的场景,在一遍一遍的在脑海中演绎这场华丽的杀戮时,乔纳森也逐渐接触到了另一个人的情报信息。 林恩。 不同于蝙蝠侠,蝙蝠侠的存在,很好被“同质化”的定义。 无论是那些统一重伤,但又统一不死的家伙,还是他日复一日的对哥谭的“拯救”,亦或者他满身的蝙蝠标志,蝙蝠侠在几乎所有的时候,都只是蝙蝠侠。 蝙蝠侠,只是蝙蝠侠,必须是蝙蝠侠。 但林恩,这个家伙给乔纳森的感觉,貌似更加的古怪而不可捉摸。 他居然还是阿卡姆的病人,曾经被关在这里每天三针镇定剂打了好几个月的那种。 林恩是个杀戮者。这一点,乔纳森不是通过病友,而是偶然听到医生们的谈话而得知的。 原话大概是:如果林恩也像蝙蝠侠那样高效,那样每个夜晚都出现,那阿卡姆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因为林恩会杀光所有人。 …… 没有如蝙蝠侠一般的【戒律】,这是很有趣的一个不同。 林恩和蝙蝠侠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林恩在所谓的,打击犯罪上,执行的是标准的混沌模糊原则。 即:原则上,每一个人都有罪,每一个人都无辜,每一个人都可以被审判,每一个人都可以不被审判。 林恩的存在,是混沌的,模糊的。 阿卡姆很少出现被林恩送进来的病人,因为那些人都被他直接送进隔壁不远处的墓地里了。 可,乔纳森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林恩这样的人,不会去杀蝙蝠侠呢? 为什么,蝙蝠侠这样的人,不会去制止林恩呢?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 疑惑和好奇的念头一旦开始滋生,很快就如同野草一样,密密麻麻的爬满整个心头,刻印在灵魂的深处,越是想不清楚,越是不可得,就越想搞清楚,越想得到那个答案。 也正因此,乔纳森才会迫不及待的策划了这一次的越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