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下圣贤豪杰 (第10/10页)
希望世间有真龙。还有就是你太瘦了。” 王朱皱紧眉头。 那人的言下之意,再简单不过,养肥了再由他来杀。 王朱在那人走出泥瓶巷后,一双金色眼眸,满是恨意。 她最后背靠墙壁,看着相邻的两座小宅子。 而陈浊流去了骑龙巷那边,从骑龙巷拾级而下。 陈灵均翘着二郎腿,嗑着瓜子,蓦然一惊,跳起身,哈哈大笑,双手叉腰,站在铺子门槛上,“陈老弟,你他娘的是不是没了盘缠,靠两条腿走来的槐黄县啊?不然需要这么久?让小爷我每天盼星星盼月亮,那叫一个好等啊!早跟你说了,都是北岳地界,我与那魏大山君是好友,你只要报上我的名号,喝酒不花钱,坐船天字号!” 估摸着几座天下的蛟龙水裔,也就只有陈大爷,敢与一位斩龙人,说一句好等了。 裤管沾满泥泞的寒酸书生,一路小跑下台阶,到了草头铺子檐下,收起雨伞,笑道:“给忘了这茬。” 陈灵均一巴掌打在那书生脑袋上,气呼呼道:“忘啥都行,能忘这个?你一个别洲外乡人,真要遇到了山上凶险的意外,让人晓得你兄弟的朋友是那披云山魏山君,可以救你一条小命的!” 书生微笑点头,然后歉意道:“我不能久留,喝过一顿酒,就要远游一趟。” 陈灵均神色黯然,都想好了怎么款待这个斩鸡头烧黄纸的兄弟,自家落魄山要怎么逛,披云山那边该如何跟魏檗打个商量,怎么才可以带朋友多逛几个外人去不得的山水形胜之地,怎么喝一顿酒就要走了。 不过陈灵均很快就笑容灿烂起来,兄弟嘛,要体谅。 陈灵均立即转头与老道士吆喝道:“贾老哥,整一桌酒菜!” 老道士很给面子,大笑道:“灵均老弟都发话了,必须整桌好的!” 书生提伞跨过门槛,突然问道:“如果世上只能有一条真龙,你觉得谁来做比较合适?” 陈灵均嘿嘿笑道:“瞧瞧,这还没喝酒呢,就说上大话啦,好!不愧是我的好兄弟,不喝酒就这样,喝了酒,数天下豪杰,只有酒桌旁边几个了。” 他挤眉弄眼,故意压低嗓音道:“知不知道那个叫王朱的娘们,真龙!她就是咱们这儿走出去的!这不她就刚刚路过骑龙巷,与你是前后脚的事儿,她还与我打招呼了呢,一口一个灵均小哥,害得我都有些难为情了,知道为啥我与她熟络吗?我家老爷,打小就跟她是邻居,什么关系,青梅竹马算个屁,是这个……” 陈灵均伸出双手,大拇指互敲。 落拓书生,一笑置之。 他伸手摸了摸陈灵均的脑袋。 结果挨了那兔崽子一肘,大骂道:“放肆!我把你当兄弟,你把我当儿子呢?!” ———— 一艘流霞舟,快若惊鸿,倏忽现身,眨眼功夫,就稳稳当当停靠在了北边渡口。 走下三人,秃鹫一样的少年,眼神凌厉。 一个提笼架鸟的俊公子,风流倜傥。 还有个如花似玉的漂亮女子。 正是在扶摇洲跌境、在流霞洲养伤出关的大修士,刘蜕。 流霞洲两位仙人,师出同门,宗主芹藻,师姐葱蒨。 憋了一路都没敢说话的芹藻,终于忍不住说道:“师姐,真要跟那个家伙计较一番?” 他是在说那个先前做客宗门、专程拜访师姐的阿良。 葱蒨怒目相视,“又不需要你动手,到时候就一旁待着去。” 那个岁数极老、却是少年面容的大修士刘蜕,幸灾乐祸道:“在这里打,阿良肯定吃亏。” 一个竹杖芒鞋的大髯老者,身边跟着背书箱的少年,和背着大行囊的少女,分别名叫琢玉和点酥。 在问津渡一处仙家店铺内,有山上仙师,正在与掌柜问询一幅镇店之宝的字帖,是怎么个价格。 那是一幅木石图,据说是苏子真迹,铺子刚刚从扶摇洲那边得手。 坡石小丛竹,枯木一株,野趣盎然。 竹杖老者笑眯起眼,在一旁听着双方砍价。 点酥轻声道:“老爷,是赝品啊。” 老人摆手道:“别乱说。” 少年翻了个白眼。 店铺掌柜是个会做生意的,也没计较什么。 但是一个年轻伙计恼火道:“怎就是赝品了,十数位丹青圣手都帮忙勘验过了,是真迹无误!” 竹杖老人赶紧拉着少年少女离开铺子。 在那泮水县城内,一位年轻俊美的白衣青年,腰悬一根柳条。身边一位而立之年模样的男子,斜背一把油纸伞。 两人身边,有两位女子,一位头戴幂篱,身材修长。还有一位名叫纯青的少女。 在文庙四方,还有那北俱芦洲的天君谢实,大剑仙白裳,大源王朝卢氏皇帝,崇玄署云霄宫宫主,大源国师杨清恐。 宝瓶洲的神诰宗天君祁真,大骊王朝宋长镜。 有那身边携带两位美娇娘的年轻皇帝,在渡船靠岸时,他犹豫了一下,摘下了身上那件大霜甲,将这枚兵家甲丸,交给一旁那个名叫撷秀的美人。 有个白发紫衣的赤脚老人,腰间悬挂了一枚酒葫芦,从天幕处现身,如星辰坠入大地。 穗山山神和九嶷山神,各自离开山岳辖境,然后联袂赶赴文庙这边。除此之外还有五湖水君,也在赶路。 桐叶洲那边,是玉圭宗新宗主韦滢,独自前来文庙。 文庙功德林。 一位老秀才没那观棋不语的瞎讲究,正在教两个下棋老夫子如何下棋,下棋双方自然不会听他的,老秀才几次想要帮着谁落子,都给拍掉手,老秀才痛心疾首道:“怎么有你们这么不想赢棋偏要输棋的人?来来来,真心听我一次,董老儿,你就落子在这里,这样的神仙手,石破天惊,我都要担心这棋盘加桌子,都扛不住这份万钧气势……” 始终无人理睬。 老秀才突然想起一事,“董夫子,你好像没有功名?” 那位姓董的老夫子也懒得计较老秀才的明知故问,笑道:“当时并无科举。” 老秀才捻须点头,转去对另外一人说道:“周山长,进士出身,了不得啊。” 很快就又补了一句,“可惜就是藩属小国,考的人少,进士多,含金量,略微不足啊。” 那位书院山长点头道:“那是肯定不如文圣再传弟子的榜眼了。” “这么聊天就没劲了。” 老秀才摇摇头,“周山长,知道为啥你如今才是书院山长,死活当不上大祭酒吗?” 那位曾经的鱼凫书院山长,“不知。” 老秀才小声道:“可能是因为你叫周密,名字没取好。” 周密忍了忍,算了。骂不过文圣。 只能被老秀才烦,难不成跟老秀才坐而论道,切磋学问?换成一般的书院山长、君子贤人,估计就要直接改换文脉了。 董夫子突然站起身,说要去接待客人。 周密也差不多,北俱芦洲那边有人需要他出面接应。 两个臭棋篓子一走。 只留下老秀才坐在石凳上,棋局反正也看不懂,一个人闲来无事,就把弟子们都想了个遍。 老人有些孤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