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 秉宽一个人就够了 (第3/3页)
2'> 陛下,那花的可是朝廷的钱,是您自己的钱啊! 不心疼的? “诸位卿家,你们是否也觉得,不该让秉宽吃亏呢?”朱祐樘认真问道。 刘健道:“陛下,为朝廷造炮,本就是其职责,陛下予以高官厚禄,若不用心报效朝廷,实在不该。” “行吧,要赏赐,朕自行赏赐,至于造炮的银子,朝廷给拨一下。那就按造炮的进度,造一门出来,户部给调一门炮的银子,可有问题吗?” “这……” 刘健踟躇了。 听先前所说造炮的进度,的确不快。 一个月才造六七十门,合白银也就一千多两。 但也说了,还有新炉子准备上架,那时造快起来,万一皇帝需要一万门炮…… 李东阳走出来道:“陛下,此造炮之法,应当严守机密,不该让太多人知晓,就连大明的工匠也该严守秘密。否则若为外夷知悉,只怕会令大明边疆反受其害!” “哦?是吗?”朱祐樘就好像没主见一样。 萧敬走出来笑道:“李大学士,您担忧过甚了,咱家先前问过张先生,他说过,造炮所要炼钢,而条件非常苛刻,只有大明地大物博才能出产足够的材料。至于工艺等,也非常复杂,很多事情他也并不会亲授给工匠知晓。” 李东阳不以为然。 张周这是有多大的自信,觉得一切都在其控制? “且张先生还说了,这并非是他所能研制出来最好的炮。”萧敬又说出个让在场大臣炸锅的消息,“他说自己回头还能造出更好的。” “啊!?” 在场的大臣真就是被惊到了。 谢迁笑道:“那就不能等出了更好的,再大批量制造?现在造一些普通的,回头难道还要替换不成?” 萧敬也陪笑道:“谢阁老您也多虑了,张先生说,更好的,是说射程更远的,效果相仿的,但在战场上,火炮的远近也是需要搭配的,有能发射五里的,也有需要能发射二里的,您觉得呢?” “谬论!”谢迁毫不客气反驳,“发射十里的,难道就不能发射二里的?为何要多此一举?” “对啊!” 在场很多大臣表示赞同。 既然能发射十里的,也能发射二里,为什么还要造能发射二里的呢? 萧敬继续笑道:“谢阁老,您想啊,那发射十里的,需要的钢有多少?从炮身和炮弹的造价,能跟那发二里的一样吗?这种火炮,都是有寿命的,造一门炮出来,也不可能一直都能用,那维护起来的成本,跟发二里的能一样?” “这……” 谢迁如此才知道,原来自己才是纸上谈兵的那个。 谢迁心里也在懊恼。 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 好像因为有伶牙俐齿的张秉宽在,连这些平时看起来很温和的太监,都喜欢抬杠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朱祐樘听不下去了,他发现,一切都要拿到朝堂上来说,还真不如全听张周一个人的,至少在决策层面,没这么多扯皮的事。 “诸位卿家,朕不想再多听了,便如此下令,之后户部全力配合张周造炮之事,若是超过一千门炮之后,再拿到朝堂上议一次。以后或有新炮,或是新的火器,也可拿到朝堂上来说,便如此罢了!” 在场大臣这次也没了脾气。 想给皇帝和张周设槛,为朝廷省钱,看起来没什么戏。 …… …… 朝议结束之后。 朱祐樘回到乾清宫,气呼呼坐下来,一拍桌子道:“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 戴义等人马上听出来,这并不是个问句。 不需要他们去复述那些大臣所讲的内容。 更好像是皇帝在发牢sao。 “秉宽呢?”朱祐樘关键时候,又想起来自己的股肱之臣。 戴义提醒道:“陛下,今日乃是张先生跟林侍郎小女婚事,纳采之日!” “纳采?不是纳妾吗?”朱祐樘皱眉。 这还因为张周纳妾的事,耽误自己找张周问事了? 戴义道:“陛下,这是太皇太后给保的媒,陛下御赐的婚事,就算只是纳妾,一切可能比明媒正娶,还要正式。” “哦。” 朱祐樘这才知道,原来始作俑者是自己。 “秉宽最近在做什么?好几天没看到他了!”朱祐樘道。 戴义心想,这才几天没见,就想成这样? 戴义看了看萧敬,意思是你萧敬经常与张周跟进跟出的,他做啥你比我了解。 萧敬道:“陛下……张先生,好像在修书……” “修什么书?”朱祐樘不解。 萧敬试探着道:“好像是《大明会典》,张先生说,他已经修到差不多了,最近还打算找人参详一番。初步定了要找国子监祭酒林侍郎,以及在京师闲住的前翰林学士程敏政,让他二人给提点参详。” “什么?这是他一个人的事?”朱祐樘更加不解。 萧敬道:“具体的……奴婢就不太知悉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