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99章 武氏牵星术 (第3/3页)
ntent2'> 如果船场真能如唐奉孝所说的那样发展起来,那他不仅有份稳定的丰厚场主的薪水,而且还有更丰厚的顶身股分红。 除了这些外, 武家还会给他和家人一千亩地,老张能在那边置办一个农庄,买些奴隶置些牛马,就也成为一个地主了。 就算现在那边地不值钱,但老张觉得这一千亩地有潜力。 “条件还算不错吧?” 老张听了直点头,这何止是不错啊,简直是太好了。 “你也知道武家向来待自己人不薄的,” “不过呢,去吕宋有个附加条件,张场主你若接受吕宋船场场主的差事,那么开给你的这些丰厚条件都说话算数,只是有一条,张场主你得带上家人孩子一起迁移到吕宋,得在那边安家落户。” 这个条件让老张有点犹豫, 他为武家效力十年,如今做到了高级掌柜的级别,其收入已经不错了,家里过的也还可以。 若说为了这新差事,就要全家迁移到海外,这确实让人不免犹豫。 唐奉孝继续道,“只要张场主你携全家落户吕宋,那么除了前面答应你的那些薪水、顶身股和那一千亩地、安家费外, 家过去的家人,也还能再分地,丁男百亩,丁女五十亩,而二十一岁以下,十六岁以上的中男,也授田五十亩。” 这话让老张再次震惊起来。 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有一为丁,六十为老。 国初曾实行均田令,但中原早就无地可分了。 老张现在虽然日子还算富裕,甚至也还攒钱置办了一些地,但那都是自己买的。 去吕宋武家能分那么多地? 先前那一千亩地,他觉得自己船场场主这级别,武家赐一千亩地,虽然多,可毕竟吕宋是海外蛮荒岛上,地肯定不值钱。 可再不值钱,也不可能这般授田。 “你可是吕宋特意引进的特殊工匠人才,你的家人当然也享受一些优待的。 别人移民过去,按丁中,一户最多能授田二百亩,且永业和口分田是二八占比,人死后口分田要交还的, 但像你这样特殊引进的高级匠等人才,授田上限按相应级别增加,且永业和口分田占比是三七, 以后,人死后口分田还可优先再转给本户内符合授田资格的丁中男女。 老张问,“有那么多田可授吗?” “这你就放心了,吕宋最不缺的就是田地了,当然以后移民要是多了,地肯定也就分不了这么多,先到先得嘛,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唐奉孝道。 这话老张很赞成,大唐均田制,不也就国初分了那么一波嘛。 老张在心里迅速计算了一下,他一家子过去后,直接就能拿到一千亩,然后家里按男女丁中还能再分田,丁男百亩丁女五十亩,中男五十亩。就算老、小,还有中女不授田,他妻子,四个儿子丁男,还有两个孙子也满十六了,那都能授五百五十亩, 三成永业田,都有一百六十五亩。 那个一户授田限二百亩倒也不怕,可以分户嘛,四个儿子都成年,可以把三个大儿子分出去自立门户,他们夫妻跟着小儿子就行, 这一户变四户,授田上限就有八百亩呢。 老张精明的算计着。 唐奉孝把这些看在眼里,却不会说什么,吕宋现在缺的是人,不是吕宋岛上土著蛮夷,而是从中原迁去的移民,尤其是汉家移民。 给大家授田分地,那是最有力的一招。 至于地从何来,这个武家根本不担心。 这次武公带着三郎去吕宋,就会正式向所有吕宋岛以及其它群岛上的土著们宣布武三郎是大唐天子册封的吕宋世袭刺史、吕宋侯的消息, 武公会要求吕宋所有部落都效忠天子赐封的吕宋侯,吕宋群岛也就成为武家世袭封地, 吕宋诸部落以后都要向刺史府纳贡交税,要听吕宋侯的命令。 这是必然的一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既然现在大唐天子把吕宋赐封给武家,那这些地自然就成了武家所有, 诸部落若是服从旨意,识时务者为俊杰。 若是违命抗旨, 那么战争将开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