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17章 邕州都督 (第1/2页)
五岭之南,人杂夷僚, 富豪兼并,役属贫弱,俘掠不忌,其性轻悍,易兴迷节,凭恃险远,隐伏岩障,恣行寇盗,略无编户。 李世民沉吟。 朝廷对岭南需要的是编户齐民,是征收税役, 岭南绝不能跟南中等地一样,成为羁縻自治之地,朝廷绝不允许,而且岭南虽是南岭阻隔,但现在既有灵渠联通湘桂,也有梅关连通赣粤,再加上海上通道,以及广交桂几大核心重镇,朝廷无论如何不会放弃, 更不允许如冯盎这样的豪酋一直事实割据的。 岭南的桂管地区,比之广管地区,相对更原始和落后,开发程度更低,也更加动荡不安, 桂州都督府下,原先还设过一个南尹州都督府,只不过这个南尹府一直很尴尬,这本是朝廷为照顾李光度势力的一个权宜之计。 也是防止桂州都督府管辖区域过大。 可这南尹州虽处郁江干流上,但却不像浔州、藤州、梧州等有支流汇入,不具备纵深和腹地,因此,地理位置并不佳。 反之,容州当容江道要冲,扼守着岭南南北最重要最便捷的陆上交通要道,可通江达海,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隋末,桂州俚人大首领李光仕反隋,李光度就是其弟,在其死后成为桂地最大俚帅,他与宁长真等向李靖投诚,朝廷设南尹州总管府,任其为总管, 在贞观二年,李光度还出兵帮助南扶州刺史陈龙树击败罗窦洞蛮,夺回南扶州。 容州和南尹州相距不远, 但纯以区域来说,容州确实在交通上更有优势,南流江通海,北流江入西江, 广府、交府、桂府、容府、邕府, 李世民思索着, 想了半天,干脆走到一面屏风前,那上面有一副大图十道地图,可看了会,还是觉得看不清楚,便叫人抬来岭南道的那副分道地图。 “高州呢?隶广府还是容府?” “当隶广府,取消循府,” 李世民摇了摇头, “高州应当跟五府相当,” 冯盎的实力,总不能屈居陈龙树之下。 不过李世民想了想,又不愿意让冯氏势力过大, 一时犹豫。 “留冯盎在朝,高官厚禄,让其嫡长子冯智戴回岭南,任高州都督,” “不够。”李世民摇头。 冯盎当初归附朝廷,太上皇在其辖地置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置高州总管府。 后来改为高州都督府, 贞观二年设儋州都督府,这个儋州都督府辖的就是八州中的儋崖林振四州,也就是海南岛四州,以冼氏为都督,也是为分冯氏之势。 “可以从高州中再分置恩、潘二州,再从罗州分出雷州和辩州,” “把南扶州更名为窦州,划到高府,把白州划给容府,” 这样一来,高州都督府,便辖有高罗春潘恩雷辩窦,仍有八州,崖州都督府则辖儋崖林振四州, 冯智盎拜高州都督,然后冯盎诸子,分任高府下其余七州刺史, “众建而分其势,” 本来以冯盎的地盘来说,顶多分个三四州就很好,但现在要设十二州,搞出两个都督府来,目的就是要分其势。 把老冯留在长安, 他儿子虽多,但就算如冯智戴是嫡长子,年少就骁勇有谋,可他不是老冯,人又年轻,想要让诸兄弟团结一心,肯定不如老冯。 就如冯盎跟兄长冯暄,就斗了十几年,都是为争夺家长之位。 冯冼两家联合,那是岭南最大势力,现在搞成两个都督府,都是下都督府,冼家四州,冯家八州,两家自然就没那么亲密。 冯家八州,兄弟八人各领一州,自然也强过冯盎总管八州的时候。 至于说白州换窦州, 白州在云开大山以西,在南流江流域,这里原来是庞孝泰地盘,而窦州以前是泷州陈氏地盘, 这个简单的调换隶属,实际上却也是留着后手。 对于冯家来说,一直想夺取罗窦洞,这里是他们核心高凉的屏障,要是被陈家完全控制,那就直接威胁到冯家根本。 而冯家原来夺取的白州,甚至罗辩雷等州地,其实以前也有些是钦州宁氏的地盘, “如果冯盎留在朝中,那么高府为下都督府,隶属于容府,倒也可以。不过如此一来,崖州都督府,应当改隶邕府。” 可说着说着,李世民倒自己摇了头, “干脆,仅保管广桂交和高容邕六府,其余的都督府全部撤消,循州、南尹州、南康州、崖州、南德等府都撤了,” 李世民下定决心, 本来高府也不当保留,但考虑到冯家的实力,李世民打算先留一手。 “冯智戴高州都督,陈龙树容州都督,” “侯君集,就让他去做邕州都督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