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掀起的潮流 (第2/2页)
吃的,但这不是渔船。盘旋几圈发现没有空子可钻,除了几只落在甲板上歇歇脚外,其余的都跑了。 然后,赵传薪看到了海岸线。 海上货轮无法进入内河,于是在上海的港口,雇佣工人卸货到江轮,由长江逆流而上。 “鄙人姓赵,不方便透露姓名。这些物资是给受灾百姓的,希望各位乡老帮忙分配。有言在先,若是贪墨这些救助百姓的东西,赵某不会善罢甘休。” “那不能,赵先生请放心,此乃善举……” 这种对话赵传薪已经进行了许多次。沿着长江,一直走到岳阳,这趟行程才算结束。 国内各大报纸上又多出了一则消息。 有位赵善人,从国外运了一轮船物资回来,无偿捐赠给长江沿途受灾百姓。但这人不愿意透露姓名。 从各地士绅口中得知,此人颇为年轻,个子很高,长相英俊。口音似北方人。 已经有报纸猜测:此人应当就是赵传薪。他不愿意透露姓名,想必是因为怕遭受洋人迫害不得已如此。至于胡子,那是可以蓄起来,也可以刮掉的,不能以为凭证…… 国内一片哗然。
赵传薪不但迫使美国政府废除了《排华法案》,还从国外带回来物资救灾? 此时,尚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已经决定弃医从文。 他在报纸上写道:时有赵传薪御敌于外,为海外侨胞解决了生存一大难题。其手段刚烈,或有人认为残暴偏激,或有人觉得快意,但无可否认,赵传薪在整个亚洲掀起一股狂潮。日本人蓄须成连毛胡效仿者不计其数…… 若说赵传薪现在对整个亚洲的年轻人的印象,一言以蔽之:大丈夫当如是。 赵传薪在北上的途中,就看到了不少年轻人脸上刻意刮的阙青。 可惜,大多数亚洲人的体毛并不旺盛,并不能留起像赵传薪那种茂密的大胡子。 他本来也不行,还是在多次得到寿命后,不但胡子旺盛了,头发也浓密了,发际线都低了些。 年轻,真滴好! 既然看大家流行起留胡子,赵传薪便每天勤奋的将自己胡茬刮干净。 看不少人将头发留长,向后梳着大背头。 于是,他就将自己头发剪短了,两边剃干净,上面和刘海略长,看起来和某个时期的影视反派人物乌鸦有点像。 看黑色的呢料大衣和西装流行起来,他就开始穿夹克,工装裤和布鞋。 天气转暖,直接一件重磅的白色T恤罩衬衫。 他把章泽慧送回家了。 这孩子是被拐走的。 章家是个大户,当赵传薪把孩子给送回来的时候,章老太爷激动的不能自己。 “恩公,恩公啊,我的乖孙女回来了……” 从章老太爷的口中,赵传薪得知,上海以及周边的巡捕房比清廷更给力,他们在防止妇女拐骗这件事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让他十分汗颜。 就经常听到这种颠覆他三观的事,让他无所适从。 以至于,更想回家了。 眼不见为净。 章泽慧泪眼八叉的目送赵传薪上船离开。 “大哥,记得回来看我。” 赵传薪摆摆手:“回去吧,以后小心点。” 他不是只身返回的,还带了二十多个女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