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曹爽掌权 (第2/2页)
就有种便秘的感觉不是,这么重大的事情,你居然在这种私下的场合,单独询问我一个人?! 这种事情,不应该是拿到朝堂上去,跟朝臣们一起讨论的事情么?! 问我?! 我了能算?! 桓范立刻开口,对曹爽道,“明公何不等明日早朝之时,将此事与诸位朝臣相议?!” 曹爽一听这话,稍微缓了一下,然后才开口道,“确可.然,元则对此事,难道无有良策?!” “.” 桓范现在是真的懵逼了啥意思这事儿?! 再仔细抬头看看曹爽,发现现在曹爽一脸的面无表情,再低头想想特么不会是这个大将军,自己心里压根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吧?! 怕明去跟朝臣议事,自己啥都不懂,什么都不出来,以至于丢人现眼,所以先提前问我有没有什么对策?! 不能吧.堂堂曹真之子,岂能不学无术到这个地步?! 这方面吧,还真的是桓范有点低估了曹爽了。 曹爽该有的能力还是有的,但是吧.自打经历了兖州之战后,曹爽现在是真的有点对蜀汉有些心理阴影了。 兖州之战,曹爽几乎是全程都在司马懿的跟前见识到了整个战局的发展,也有过自己的思考。 实话实,当时站在司马懿的立场上,曹爽觉得吧,自己大概率也会做出和司马懿差不多的决策,可司马懿最后换来的下场是什么?!
是几乎没有给蜀贼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最后只能被迫撤出兖州。 这就让曹爽产生了一些不太好的错觉。 一个,是曹爽对司马懿的能力评价,出现了错觉。 司马懿那个老家伙也不过如此,吹得厉害而已,实际cao作,跟自己能想到的差不多嘛。 就这还被称为大魏名将,那岂不是我也是?! 另一个.是曹爽开始自我怀疑,当自己真正面对蜀贼的进攻,需要自己做出决断的时候,自己的决断,到底是不是有效的。 所以啊,当得知蜀贼在准备第六次北伐的时候,曹爽不是没有自己的应对方案,而是他现在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应对方案,能挡住蜀贼的北伐。 甚至,有可能还会跟兖州之战那样,自己想到的应对方案,会被蜀贼一一化解,最后落得跟司马懿一样的下场。 简而言之,曹爽现在有些极度不自信了,所以,他只是想先听听桓范的意见,看看能不能有其他的启发。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其他的几个宾客,他们的能力大多是在地方理政,或者干脆就没什么才能,完全是曹爽出于拉拢河北世家大族的需要,才招揽来的,但桓范不同,曹爽是真的看重桓范的能力。 可惜,桓范对此并不知情,但作为曹爽的宾客,桓范还是尽责的把自己的想法了出来。 前面的吧,其实也没啥好的,基本跟曹爽想的一样,都是一些提前做好动员准备,最好后勤保障工作的事情,没啥新鲜。 本来事情到此为止呢,曹爽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大概率是会按照桓范的那样去做但千不该,万不该,桓范不该提一个人。 “常听人言,大司马长于用兵,乃我大魏名将.大将军若还有疑虑,何不召大司马前来议事.” “元则多言了.且退下吧!!!” 桓范话还没完呢,就被曹爽给打断,并且.直接呵退了。 桓范心里那个诧异,可当他微微抬头,看到曹爽那个如锅底般黑的脸色时桓范终于是明白,自己到底哪里错话了。 要命了.之前也没听大将军和大司马有什么不合的传言啊,怎么这次这么寸的,让我给撞上了呢?! 可回头再想想,大魏子驾崩,蜀贼即将犯境,大将军和大司马这两位托孤重臣居然还彼此不合.大魏这是要完的节奏啊。 没辙,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桓范这点节cao还是有的。 因此,他在退了一半,又硬着头皮,返回了曹爽的面前,拱手对曹爽道,“若大将军仍有疑虑,不妨召领军将军蒋济,兖州刺史贾逵二人相议。” 总不能那么寸的,大将军跟这两位老臣也不合吧?! “.元则无需多虑,我自有安排。” “.” 得,这次大魏,是真的要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